第153章 求和?

    第153章 求和? (第1/3页)

    一旦被数百敌军的精锐所困,战死的风险极高。每一位宗师,每一位二品高手,都是国家之栋梁,不宜轻易牺牲。

    这些由高手组成的队伍,不仅战力惊人,其机动力与潜行能力也是无人能及。二品之士,在爆发力的支撑下,短时之内可媲美奔马。各式轻功、感知之术,皆非敌军斥候所能匹敌。

    在皇命之下,一言避战百人之队伍,四支战力非凡的清剿队伍,开始在辽东大地上绽放其锋芒。敌军精心培育的斥候精英,本是隐于暗处的锐刃,然而如今,却成了群群倒影,无声逝于茫茫战场。斥候者,乃军中之目、鼻、耳,寥寥数百,岂能承受连绵不断的死亡之痛?宗师之小组,悟透了聚散之道,分而为二,化作八队猎影,斥候之死,愈发加速。

    莫大军中,斥候一一陨落,行军变得难上加难。无斥候之路,何军敢盲目进发?一旦误入敌网,损失不堪设想。

    然而,在这即将火拼的战局中,李安已悄然归于紫禁之深宫。

    此行虽长达月余,然收获颇丰:不仅收服异士鹰王,更与刘破军结好,此人武艺军略双全,深谈良久,两心结为君臣之谊,更有邓玉蝉之意外之喜相随。

    言若冰与楚若涵所掀起的商海巨澜,李安未尽关心。临行前,两个女强人仍在辽东深处,与诸商讨价还价,交易尾声,准备返程。梁瑶暗中相助,安然无恙。

    李安曾有意掩行前线,一探究竟,但是皆被梁瑶与刘破军所阻,加之国事所系,不得不返。战争之漫长,耗资之巨,非国库所能支,纵有财富如山,同样难填这个漏洞。

    然而,在国难之际,地主权贵之助,不可或缺。

    在平时,或有压民伤财之举,然至此刻,同样会挺身而出,支持朝廷。这本合情合理,国家若失守,地主权贵同样将身家性命难保,历史上,此种情形屡见不鲜。

    李安将如何运筹帷幄,促权贵尽出己力,尚待观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