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年夜饭

    第二十三章年夜饭 (第2/3页)

色》。

    但那个年代词曲作者在老百姓的心里还是没有什么分量的,就是在文学界也被认为这是小道。所以穆云海就没有提起这个话题。

    大年初五,穆云海坐上了北上燕京的列车,由于在《青年文摘》打好的良好基础,《你好!旧时光》穆云海还是首选在中国青年报连载,这种小说对青年人更具有杀伤力。

    出发前几天已经联系了和自己对接的青年文摘编辑代会昌,他们相约在初六会面,所以穆云海要提前一天出发北上。

    “燕京西站到了!燕京西站到了!要下车的抓紧时间!”

    不用列车员多喊,车厢门口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等待下车。

    穆云海拉着罗阿姨为自己新购置大号行李箱,里面装的是他的棉衣和换洗衣服,其余没别的东西。二月份南北温差还是很大的,悠悠的绿皮车在铁轨上滑行着,穆云海透过车窗向车外望去。

    九十年代的燕京,没有后世那么多的高楼大厦,一眼望去便让人喘不上气。但随处可见的塔吊群可以看出这个年代的发展脚步。

    火车西站还是周围相对繁华的地方,也多是以多层建筑为主,很多高层的雏形已经显现,现有的建筑用后世的眼光来看略显土气,却也有一种让人踏实。

    穆云海来到东城区离报社不远的宾馆住下,第二天上午9点就来到东城区海运仓二号,大门前巨大的大理石上雕刻着中国青年报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穆云海到保卫处说明来意,门卫已经提前接到通知,让穆云海直接到侧楼,编辑代会昌在二楼办公室。

    踩着楼梯上到二楼。敲响编辑部的门,等待了两秒便推门走了进去。

    “你是?”

    “代老师,我是事先和你联系过的穆云海。”

    40多岁,已经有点地中海的代会昌听说来的青年就是穆云海很吃惊。

    以前通信只知道作者是魔都师大附中的,从以往发表的文章就能看出,文笔之老辣,一直以为是位爱好写作的教师,没想到是个十几岁的学生。

    代会昌立刻热情地起身,给他倒了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