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购房

    第九十七章购房 (第2/3页)

本打算自己一个人跟王叔去看房子,胡丹怕王叔家亲戚欺负外乡人,不放心就跟着去了,半路又打电话请了一个建筑设计师,一同前往,万一房子有毛病,他又看不出来就麻烦了。

    一路从城东绕路来到北三环太平庄路,位置穆云海倒是很满意,这里是高校云集的地方,向西拐个街口就再向南就到北电了,两地距离不到两千米。

    这是处一进的四合院,不算茅房和煤棚子的话大小九间房,正房三间,两侧厢房各两间,算上院子足足有五百多平。

    屋主也姓王,是王叔的本家。

    他介绍这房子是他的爷爷买的,在二十年代花了五百大洋,然后又花了二百多大洋修房,最后连交税带中介费的是八百多大洋。

    穆云海换算了一下,当年伟人在燕大图书馆当管理员的时候,月薪八块,不吃不喝的话八年多能买下来。

    房子比较破旧,屋内的装饰也极为老旧,穆云海就算要买,以后也得花一笔不小的钱搞装修,不过院子的整体比较规整,倒是可以先问问价。

    看完房子之后,穆云海主动开口问道:“王大叔,您这房子打算卖多少钱?”

    “两万块!”

    穆云海和胡丹对视了一眼,这价格不是一般的贵。

    “太贵了!太贵了!你在这宰冤大头呢?”没等两人说话,胡丹先不干了,“人可是我带来的,哪有你这么要价的?”

    “老妹呀,我这价钱真不算贵了。我们旁边就卖两间厢房还要了一千块钱呢,我这九间房,还有茅房和煤棚,再加上这院子,两万块钱可是良心价。”

    胡丹觉得这个价钱比他的心理预期高了不少,最主要是价格和房子的地理位置有点不匹配。

    这儿可是城北,要是在城西这个价位还说得过去,这个时代还没有学区房一说,虽然这里紧靠大学城,但是现在可没有为了上个学在附近买房子一说。

    燕京有句老话,“东城富西城贵,北城穷南城贱。”这话最早见于清朝末年学者震钧的《天迟偶闻》一书。

    京师有谚云:“东富西贵”,盖贵人多住西城,而仓库皆在东城。”

    当时西城住的都是王公贵族,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府在这里扎堆儿,地位尊崇,所以说“西城贵”

    而国家的仓库都坐落于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