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丨初恋 第十九回:第一次,见家长

    上卷丨初恋 第十九回:第一次,见家长 (第2/3页)

  就在那半小时,我茫然无措的时候,她又回来了。

    她喘着气说,我姥,姨姥,老姨他们都来家里了,我妈让我带你去我家。

    我赶紧收拾好书包,紧张的牵着她的手,就在看见单元口的时候,她又突然抽出了手,自顾自的在前面带着我,一点点爬着楼。

    来带四楼左手边,她敲了敲门,门开后,一个略胖,圆脸的阿姨热情的招呼道,华文洁来了,这次终于看见真人了,然后让我们赶紧进到屋子里。

    满满一屋子人,眼睛全部盯着我,有热情的,审视的,疑惑的,冷淡的,就在我极度尴尬的时候,一个七岁的小女孩,从卧室跑出来,说,我哥来了,哈哈哈,终于看见真人了。她的妹妹,比她小一轮,特别活泼的孩子。

    通过她的介绍,我知道当天的场面,是多么的“壮观”。

    首先是她的母亲,也就是开门的阿姨,她妹妹和母亲长得很像,然后是她的父亲,一个看起来不太爱说话的叔叔,她和父亲长得很像。然后她的姥姥,姨姥,姨姥爷,老姨都在。

    她的家,大概是八十平的小三居,进门后,左手边是厕所和厨房,客厅不是很大,然后右边是一个卧室,往前走,左右手边是另外两个卧室。所以,那天晚上,客厅就显得特别的拥挤。

    她的母亲,或者准确的说是她的家族,给我的感觉就是有点像“母系社会”的那种。无论是做什么决定,还是张罗什么事情,都是她母亲和自己姊妹的话语权更多,其他家族里的男丁很好会发表什么意见。

    一场愉快的“座谈会”,就从“审问”我开始了。

    首先,她的母亲,感谢我上个月送的栗子,这样既缓解了我的尴尬,增进了我们的感情,同时也让其他分得“好处”的亲戚,对我先留下一个好印象。

    然后她母亲,就问我父母的年龄,在家里做什么,这些我想她应该告诉过她的父母,但还是想从我嘴里获得“一手信息”。

    不得不承认,第一次面对这种“大场面”,心里是稍微有点露怯的。但既然话题是从我的父母开始,那我就必须显得大方些。

    实话实说吗,没有什么藏着掖着的,我说,父母分别是45年和53年生人,在80年代,属于“赶时髦”响应国家晚婚晚育,最早的那一批人了。

    然后她的姥姥,姨姥和老姨,就着我的回答,彼此聊起来,说那会结婚晚可不常见,还说那会村子里谁谁家,也是挺大年纪才结婚,后来别人还以为孩子是他们的孙子。

    这些我都没理会,更没放在心上。

    在回答她母亲问题的时候,她特意搬了把椅子,然后坐到我身边,在别人看不见的角度,轻轻接触我,我知道,她是在给我打气支持着我。

    与此同时,我感觉他的父亲,目光还算和善,难得可以在家抽着烟,可能是“借了我的光”。有一道特别明显,很“阴冷”的目光却一直盯着我,是她的姨姥爷。至于为什么,后文我会再做解释。

    她母亲问我,学什么专业的,以后工作有什么打算没有。我说是新闻传播学的,以后准备留在奉市,因为我们是首届专业,并且只有一个班,老师会给与大力推荐,毕竟涉及到就业率,以后还要扩招,或者看机会,也会自己找找看是不是有更好的工作。

    她母亲点点头,还转身和亲戚随口聊两句,谁家的孩子好像也是类似这样的,但是还没毕业,也不知道工作好不好找。

    然后她继续问我,那以后准备在奉市买房子吗?就这个问题,后来每次我去她家“借宿”,已然成了我的“紧箍咒”,隔三差五都会强调一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侧面。我没有一点不耐烦,甚是理解,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姑娘,人生大事也不可能蜗居在出租房里。

    这时候,我感觉她狠狠的抓了我一下。我说,肯定会买的,奉市也是省会城市,就业配套什么的,也算北方数一数二的城市,医疗教育都很好,以后机会也更多,自然要扎根在那。

    她母亲点点头,然后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