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堪受大力

    第67章 堪受大力 (第1/3页)

    清弓的起源说法不一,但能肯定的是,明朝中晚期在左翼蒙古和东北地区就流行一种短梢弦垫的反曲弓,这种反曲弓的改良款成为建州女真在山林子打猎的猎弓,并在努尔哈赤一统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发展成熟。

    在辽东二十五卫全在大明手里时,辽镇内有不少弓匠确实能制作类似建奴弓的反曲弓,极少的大明家丁私人配置了这种弓。

    等到辽镇手里仅有辽西走廊时,能制作建奴弓的弓匠几乎全都在后金那边,大明边军的军械全由内地的匠户制作,边兵的诉求根本传达不到制作军械的工匠耳里,因此做不到仿照鞑子打造一支由重箭大弓兵组成的军队。

    “这确实算惊喜。”

    李昊有去野人女真的地盘抓壮丁的计划,抓到索伦兵后,挑一些猎户出身的,练几个月就能和八旗一样摆开弓射军阵。

    虽然能在战场上缴获清弓,可到底不如自己养弓匠营造来的稳定,以大明富裕到溢出的民力,组织弓匠仿制清弓不算太难。

    他问吴三桂道:“这些是建州鞑子还是辽地汉民?”

    赫图阿拉是努尔哈赤第二个都城,也是他称汗之地,彼时后金还没有吞并海西女真。

    所以海西女真不可能被安置到这里来,倒是界凡城那边海西女真不少。

    “都有,以汉民居多。不过这些汉民还不如盖州城内那些海西鞑子,见我们打来投降时都不情不愿。”

    此地属于长白山余脉,世居在赫图阿拉附近的汉民早就胡化,和建州女真人相距其实不大。

    “调教一顿就老实多了。”李昊想了想,对吴三桂吩咐道:“俘虏到行营鞑子了吗?让这些人先纳个投名状。再派二十人看住这些弓匠,督促他们收拾家当,你知道咱出发的时间。”

    若是沿浑河河谷行军,赫图阿拉到沈阳有三百四十里地,到萨尔浒有一百六十里地。

    从沈阳到萨尔浒的一百八十里地,杜松的两万五千人走了五天半左右,八旗军马多,又有沿途村堡补充一部分口粮、豆草料,几千骑兵大概能用两天左右就能赶到。

    算上今天逃走的鞑子报信去沈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