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故国之剑

    第十一章 故国之剑 (第3/3页)

?”

    “我心不灭,终有一日,失而复得!”

    话音稍落,慕容浅周身气势陡增,非但站直了身子,还敢于平视起前方。

    随着她的坚定目光将整道石门穿透而过,王徽之还真的听到了一阵剧烈声响。

    那赫然是整道石门开启才能引发的动静。

    “见鬼……里面怎么这么亮?”

    大门开启的刹那,王徽之瞬间感觉自己的眼部传来强烈的刺痛感。

    而慕容浅早有准备,表现与平常无异,用掌风熄灭火把之后,顺手将其扔在旁边,更有闲情逸致对王徽之抛去一个微妙的眼神。

    紧接着也不等王徽之回应,她就提着手中剑,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她什么意思?这种时候还要挑战我吗?”

    王徽之此刻的心神状态很是不稳,几乎快要延伸到满脸愁容的程度。

    但他求知的本能还是很快唤醒了他的肌肉记忆,催促他快步走进石门之中。

    砰!

    王徽之前脚踏入密室之内,后脚就听到石门自动关闭的声音。

    为了彰显自己的胆量与风度,他倒是刻意没有回头,揉捏了一下眼睛之后,就顺势朝着最上方望去。

    那里正挂着许多红色的灯笼。

    彼此排列组合井然有序,并无丝毫杂乱之感。

    可王徽之依旧无法通过这些东西联想到喜庆一类的字眼。

    因为那是最鲜艳的血红,甚至于灯笼的最中间还画有骷髅头的图案!

    在这样密闭的环境下,骷髅与灯笼原本都应该是静止,奈何设计它们的明显是个不拘一格,特立独行的鬼才,居然在灯笼的内部装有铃铛。

    石门开阖,声音剧烈,自然能引发铃铛的晃荡,配合动起来的红灯笼与骷髅头,俨然是具备了化作催命魔音的充分条件!

    “我去……这也太邪门儿了……”

    王徽之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在内心给自己呐喊助威的同时,他的眼角余光也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偏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很快锁定了一个戴着铁质面具,并且坐在首座位置上的年轻身影。

    他固然没有什么透视的能力,无法在瞬间穿透那层厚厚的铁面具,进而看到对方的真容,可他的记忆力并不差,稍微回想一下,就能将秦行云的衣着与铁面人的衣着完美融合在一起。

    “这……这是秦兄弟?他怎么突然戴起面具了?是被那罗刹鬼给传染了?还是他与秘闻堂长老会面的时候,原本就不想以真面目示人?”

    此刻王徽之心中的疑惑无疑变得更多。

    但他也知道,倘若眼前戴着铁面具的人真是秦行云,定然没有多余的闲工夫来先为他排忧解难。

    因为秘闻堂的长老同样已经落座。

    那是一个留有胡须,鬓发微白的中年男子,只从面相上看,也就四十出头的年纪。

    杏花眼与鹰钩鼻的组合,在王徽之看来倒是没有那么违和。

    真正让他感到奇怪的反而是这名长老的信仰。

    他都不用刻意用正眼反复打量对方,只用眼角余光轻轻一瞟,就能透过那身宽大的松鹤道袍,看见潜藏在其左袖之中的木鱼。

    没错……正是和尚诵经念佛时用的木鱼。

    “佛道双修?!是个人才啊……”

    王徽之对此大为震惊。

    戴着铁面具的秦行云则是悄然露出一丝微笑。

    他之所以会在此刻用面具进行伪装,并非是为了躲避什么,而是多年前发展盐帮时就已经养成的习惯。

    从大局观的角度出发,选择退居幕后,不代表永远不能跃上台前。

    事实上,他早就在四大护法以及十二舵主之外又设立了一个特殊身份,唤作铁面先生,无事时在盐帮刑堂挂个名,有事时则站出来替盐帮与其他势力进行交涉。

    如今这位秘闻堂的宫长老,便是他以铁面先生的名义发出邀请。

    所以他自然有必要打扮一下。

    至于宫长老的“佛道双修”,他倒是也知道一点内情,可比起接下来他们要商谈的事情,那似乎也算不得是什么重要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