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日常

    第148章,日常 (第1/3页)

    方临开了书肆后,一些习惯也没有改变,和以前一样,差不多一旬休息一日,一家人去茶馆看戏听书。

    这日早饭后,方母却道:“也没新戏,都是看过的,没什么意思,今天就不去了,咱们去小乌山去坐坐吧!”

    要说‘小乌山’,此山非山,有着一番来历。

    方家这边是邱家,那边依次是满家、辛家、欧家、陆家,再向前些,路的一边有一块空地,大概两丈方圆。

    从前,为了方便,胡同人家将不要的废弃东西,如破竹床、破烂的不成样子的凳子等杂物都丢在那里。

    前些日子,一个收旧东西的大爷得了许可,将丢在空地上的破烂家伙什都搬走了,平时坐在路边聊天的老太太们因此突然有了主意,想要把这块空地利用起来,拿来锄头、铲子整理地面。

    方母看在眼中,想到以后可能过去坐,便也参与进去。大概一旬前,终于平整完了,将参差不齐的石头仔细捡掉,众人又不知从哪找来几块长条大麻石,然后到处捡砖,砌了四个墩子,最后搁上麻石,就能坐了。

    一切弄好之后,众人觉得这么好的地方,应该起个名字,便请欧夫子起名,欧夫子便起了‘小乌山’。

    “从前,胡同中老太太、大姑娘、小媳妇们唠嗑,都是坐在路边,或者谁家门前,因为地方小,也凑不起来很多人。现在有了小乌山,可是好了,热闹得很。”

    方母说着:“现在胡同的人有空都过去,坐在石凳上歇息、聊天、捡菜、剥花生……凡是能拿到外面来做的事情,都会到那里去,手里做着事情,嘴里说着话,吹着风,美得很哩!”

    这话不错,自打小乌山弄出来,胡同中的人越来越喜欢这个地方,来坐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是老太太、大姑娘、小媳妇,有时候年轻人路过,也会坐上一阵儿。

    一家人过去,来到小乌山。

    方临看去,这块空地中间有一块奇形怪状的大石头,据方母说,这是和那些大麻石一起搬过来的,上面题着三個字‘小乌山’。

    环顾四周,地面干干净净,石凳、还有各家拿过来的木凳、椅子一尘不染,这是每日清早附近人家谁有空就过来打扫的。

    在空地旁边,有一棵大柳树,树围有两尺肩宽,似乎还在不停疯长,如钢筋铁骨的枝杈向四边伸展,翠绿的叶子稠密得几乎透不过阳光,如一个使不完劲儿的后生仔,不管不顾的疯长着。可怜在它旁边有一棵樱桃树,被柳树覆盖,得不到充足阳光雨露,又不能和柳树争一个高度,只能避开,在离地大约七尺高的地方开了个分支,朝着路边顽强的延伸,分支也有尺粗了,虽歪着个身子,但很宽,而且健硕,蓬勃地架在路旁。

    每年樱桃树开花时,粉红的团团花朵在阳光下分外明艳,望见的人无不惊叹,它用身体支起了一个花棚,等花谢了,樱树飞快长着嫩叶、果实。果子成熟时,胡同中小孩儿会爬到上面去摘。

    有这两棵树,来到小乌山的人,想晒太阳时,就往外边坐一些,若是不想晒太阳,那就到里面一点,就晒不着了。

    今日是大晴天,虽是早上,但已有暖暖的阳光通过路边射过来,一家人在里面些坐下,树叶婆娑,微风徐徐,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没一会儿,桂花嫂带着陈叶、苏小青抱着耿雪儿也过来了,如今这里成了她们新的聚会地点。

    方母一边做着针线活儿,一边问:“今年过年,你们可回去么?要回去一起啊!”

    “我和叶子就不回去了,老陈家的人没了,我爹娘也早早去了,兄弟不待见,反倒是隔壁村还有老陈家的人……回去也多生事端。”桂花嫂说道。

    “雪儿小,我和当家的,也不好回去。”耿家媳妇苏小青看了旁边摇篮中的耿雪儿,也是说着。

    方临带着陈叶,在一旁逗弄着耿雪儿,这丫头几个月大小,脸蛋粉嘟嘟的,可爱极了。

    “桂花嫂子,你和那个钱文书怎么样了?”苏小青忽然八卦小声问道。

    她话中的钱文书是指钱文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