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稳如泰山

    第七章 稳如泰山 (第3/3页)

,时而懊恼,时而后悔。

    卫青看在眼中,却将其视作了一种成长的过程,心中暗自点头,接着又道:

    “其次是今天的事。”

    “至于你在陛下面前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我便不予置评了。”

    “你可知你离开之后,陛下大发雷霆之怒,亲手打砸了殿内的许多案几与坐席,甚至因此不慎擦伤了手臂?”

    刘据闻言立刻坐直了身子:

    “舅父,此话当真?”

    这一刻,他心中刚刚升起的懊恼瞬间一扫而空。

    就算遣散门客坏了事又如何?

    能把刘彻气成这样,非但足以抵消他对自己产生的那点好感,应该还能让他再下一个台阶,距离被废更进一步。

    “哼。”

    卫青奇怪的看了刘据一眼,心说你莫名激动个什么劲,嘴上却继续道,

    “我是要告诉你,当你决定正言直谏时,首先应该明白陛下心中的关切。”

    “陛下做什么自有他的道理,若只一味正言直谏,却不去设法解决陛下心中的关切,那在陛下眼中便永远算不得直臣谏臣,而是祸乱朝纲是乱臣贼子。”

    “我来问你,你可知当下陛下心中最关切的是什么?”

    嗯?

    这貌似可以为自己达成终极目标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刘据连忙端正了态度,眼巴巴的问道:“还请舅父明示。”

    “大河水患,朱砂炼金,封禅大典,长生不老。”

    卫青只用四个词就概括了出来,

    “栾大声称能同时解决陛下这四个关切,因此才受陛下青睐。”

    “你当面揭穿栾大,便是让陛下的关切全部落了空,之后非但不在意陛下的关切,反倒大呼陛下糊涂,陛下恼羞之下如何能够不怒?”

    “不过话说回来,除了大河水患,后面三个关切皆是虚无缥缈的鬼仙之道,只能由着那些口若悬河的方士。”

    “你如今若要补救,便应主动上书请命,治理大河水患。”

    “只要办好了此事,古有大禹,今有太子,你的太子之位必将稳如泰山。”

    说着话的同时。

    卫青从怀中掏出一卷简牍,轻轻放在刘据面前:“请命的奏疏我已经替你写好了,盖上印玺便可以呈递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