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陛下为何造反?

    第二百一十九章 陛下为何造反? (第1/3页)

    “遥遥领先?”

    刘彻凝神思考着这四个字蕴含的含义,无意识的将手中的简牍放了下来。

    刘据见这番话总算是成功转移了刘彻的注意力,连忙又道:

    “如今大汉的冶铁技术遥遥领先,农业水平遥遥领先,强弩技术遥遥领先,织造水平遥遥领先,陶瓷技术遥遥领先……总之,正因这诸多的遥遥领先,才使得大汉傲视四夷。”

    “在父皇的引领下,大汉仍将秉持创新精神,不断追求卓越,今后不论出自何家何派,只要是利国利民的创新,只要是善于创新的人才,都将得到父皇的大力扶持,让大汉继续遥遥领先,永远遥遥领先!”

    “父皇觉得,这算不算是一个好故事?”

    “……”

    听着刘据的话,饶是刘彻也胸腔微热,意外的望着刘据那张略带稚气、又笑的极其难看的脸。

    这的确是个难得的好故事!

    如果能将这个故事讲好,如今已经初步形成的儒家一家独大的局面就有可能被打破,讲故事的人也不再是儒家,而是他自己。

    儒家,将与诸子百家一样,成为他这個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而不是故事的讲述者!

    但此事要实施起来恐怕并不容易。

    他虽是天子,他的诏令通达全国,无人敢违抗,但他心里清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儒家已经拥有了极为广泛的民众基础,长出了比他的诏令更有影响力的喉舌。

    正如此前的盐铁官营一样。

    盐铁官营虽然在他的强力推行下得以落地,但却始终堵不住悠悠众口,就算没有几个人敢当着他的面提出反对,“与民争利”的名声却与日俱增。

    形成这样的局面,儒家自是“功不可没”……

    “你说的虽然轻巧,但可曾想过,这个故事要如何讲给大汉的臣民们听?”

    刘彻的眉头再次拧成了疙瘩,不过这次却不是因为恼怒,而是因为思考。

    这本来就是他最头疼的问题。

    此前他要利用儒家愚民弱民,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维护大汉国祚的稳定。

    同时儒家也在悄无声息的侵蚀他的皇权,他不是没有觉察到这个情况,否则也不会始终将儒家排除在朝堂之外,有时还不得不出手敲打震慑。

    在今日之前。

    刘彻始终认为这种情况利大于弊,一切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也始终在他的掌控之中。

    直到听刘据说出那句“会讲故事的人统治天下”。

    他才终于猛然意识到自己亲手修建了一座多么可怕的牢笼,不仅将天下臣民关了进去,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与汉室刘氏关了进去。

    可是如今。

    儒生已遍布天下,渗透进了每一个郡,每一个县,每一个乡,每一个亭……他的每一道诏令,都将由儒家去解读,去向天下万民讲述。

    如今他想亲自讲故事,用的却是儒家的喉舌,能讲的清楚,讲的明白,讲的没有歧义么?

    何况。

    在儒家讲述的故事中,他的皇权自有天授,他现在决定自己讲故事……总归是有那么点造自己的反的意味。

    应该会有不少人产生“陛下为何造反”的疑惑吧?

    “当然是使用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