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艰难的粮票和讲道理的朝廷

    第284章,艰难的粮票和讲道理的朝廷 (第2/3页)

帝也承受不住。

    周章道:“粮票铺开的如何,百姓们没有怨言吧?”

    粮票是周章为了粮食弄出来的新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政策,

    这场汉匈之战打了三个多月了,关中向九原郡运输了上千万石的粮食,敖仓向平城运输一千五百万石粮食,大汉去年的结余的粮食,可以是说是全部消耗到这场战争当中了,大汉的粮仓又陷入警戒线以下了。

    而且这还没完,大汉是没有徭役的,想要雇佣百姓就要花钱花粮食,按照大汉现行政策,每個民夫每日的俸禄是10斤粮食或者8钱。

    这上百万民夫每日俸禄就是上千万斤粮食,这些民夫的俸禄又是一笔接近上千个万石的开销,这对大汉岌岌可危的粮库来说,是一笔不可承受之重。

    而且这还没完,这笔粮食物产丰饶的关中能拿出,但像上郡这种本就靠朝廷赈济的地方,根本拿不出这些粮食,而从长安城到九原郡的上千里的粮道,这些贫穷的地方占据了绝大多数,想要给民夫俸禄就要重新运输粮食去上郡这些贫穷的地方,因为民夫是不可能跑到关中来拿回自己的俸禄的。

    但要把粮食运输到上郡,九原郡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甚至不会比大军开销少多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章联合整个大汉朝廷的三公九卿商议了好几天时间,终于想到了一个粮票制度,就是每个民夫赚够了1石粮食,朝廷就给他一张一石粮票的凭证。

    民夫可以拿着这张粮票,在自己的家乡兑换一石粮食,或者是大汉同等价值的农具,布匹,独轮车,马车等大汉少府出产的生产工具,以此来减少粮食的开销,最重要的是,这些农具布匹是朝廷少府可以生产的货物,而且体积比起粮食来说更加方便运输到上郡这些地方

    同时他还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回购一部分民间的粮食。像独轮车300钱,民夫手中的粮票难以全款购买,就需要卖一定的粮食给朝廷才能购买独轮车,这算是变种农具下村里了。

    对这个新政,周章是极其谨慎的,他先是在关中试点,同时命令吴广派遣御史全程监督。

    而效果也的确不错,关中百姓渡过了一个丰收年,今年的粮食眼看着不差去年,又会是一个丰收年份,百姓家中不缺少粮食,而大汉生产的布匹,镰刀,铁器,铁犁等物廉价美也是他们需要的。

    眼看着秋收即将到来,农户家中也的确缺少镰刀,风车,脱粒机等农具,百姓们纷纷用手中的粮票购买大汉的货物,形成了良性互动不说,蓝田粮仓还回收了300万石的粮食。

    有了这样良好的开端,周章这才把粮票制度,全面普及到两条粮道四周的郡县。

    萧何道:“关中百姓还好,他们信任朝廷,手中愿意保留粮票,甚至还有人专门积攒粮票购买水车,风车等大件货物。”

    周章这才笑着点头。

    萧何继续道:“只是在边郡的百姓还是有些怀疑朝廷,手中的粮票到手之后就会快速兑换成布匹,铁器,曹太守他们要朝廷多运输布匹铁器以满足百姓兑换的需求。”

    粮票想要运转起来,就要有属于大汉的仓储中心了,而且几乎是每个县都要有,这样才能满足农户兑换的要求,如此庞大的物流网络,也只有大汉朝才能弄得出来,所以周章在这两条粮道的每郡每县都建立了一个仓库。

    曹性这些边郡太守为了给自己的百姓争取利益,几乎每个月都要上书朝廷补充货物。

    周章无奈苦笑道:“这些太守还是害怕自己收税的时候收到一堆粮票。”

    为应对那些物流差的穷县城,同时也是为了让百姓安心拿着粮票,在给他们粮票的时候,汉吏就告诉他们这些粮票可以抵税,而且拿着粮票抵税,一石的税折算九斗。

    朝廷这个政策照顾了农户,却让曹性这些太守大为惶恐了,朝廷发了一堆白纸却让他们收上来,他们手中拿着粮票也不安心,甚至有不少人拒绝接受。可见想要推广粮票,让天下百姓接受和官员接受,即便是周章的威望也有所不足。

    但这个时候徐凡知道了这事情,他吃惊的发现这不就和银票差不多,没想到大汉的金融已经进步到如此程度了,这算是半信用半实物货币吧。

    这对大汉来说是好事,徐凡当然强力支持了,他先斥责了那些拒绝粮票的太守县令,命令他们一定要接受粮票,敢违反此命令的一律罢官,去汉吏学院接受教育。

    这可是大汉自己发行的信用货币,想来流通起来,就不能自己打自己嘴巴子,我徐凡又不是朱元璋。

    徐凡是有的看不起朱元璋的,虽然他是历代帝王当中身份最低的,但他是一个军事满分,政治及格,经济不及格的君王,自己发行银票,自己都不承认,摆明了要坑百姓,没有一点经济头脑,大明这个5000年来最穷的朝廷,有一大半是他的责任。

    而且他一系列的骚操作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