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DRAM模块和CPU柜

    第39章 DRAM模块和CPU柜 (第2/3页)

度的增加,而且,上述计算机都是30位以上的字长,这一点上比8008强不少。

    虽然在速度、字长上这个时候的国产计算机与8008各有千秋,可是这些计算机都是一台就要装满一个房间的大家伙,耗电就更不用说了,几千个电子管的东西,就问你怕不怕。

    造价更是离谱,据说104机的造价,为每台200万人民币,这可是1959年的200万。

    这些计算机有多难造?来看看产量吧,103机总产量38台,这可是总产量。

    说完8008,回头看1103,这东西比起已经59年已经国产仿制成功的磁芯存储器,就三个好处:快、小、便宜。

    看看103的磁芯存储器就知道了,1024字节的容量,要用几个机柜来装,大概就是现代42U机柜那么大的那种机柜。

    高振东在意识中感受着这两个东西,心中一片火热,虽然不知道这东西提取出来,经过本地化和年代符合性改造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哪怕不能用,光凭一个8008的通用CPU架构,就已经赚翻了。

    按捺不住的高振东马上冲向陈总工的办公室,向老陈请了个假,看着那副脸红筋涨的样子,老陈还以为他生病了,关心了好几句。

    请好了假,高振东骑着车,运腿如飞,恨不得把车踏板踩到地里去。

    飞快的回了家,锁好所有门窗,把所有的窗帘拉严实,高振东来到了暂时没放啥东西的南屋,准备提取这两个宝贝。

    毕竟经过系统改造之后,天知道会变出个什么鬼东西,没准和103一样能装满整个房间也说不定。

    高振东站在南屋门外,启动了提取,站在屋里他怕自己被挤死。

    出现在南屋里的,是两样东西,旁边还有两本纸质材料。

    一样东西是由4块50厘米见方的电路板上下堆叠而成,电路板中间以铜柱相隔,4块电路板上有大量一摸一样的单元,每个单元由三个晶体三极管和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组成。两块板之间,由一些信号线链接,在上面那块电路板边缘,有一些由晶体管和阻容元件等组成的电路,以及一排接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