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你是我们运算所的人了...吧?(上架第五更)

    第95章 你是我们运算所的人了...吧?(上架第五更) (第2/3页)

着他们对着这套系统发呆,思绪飘扬。

    良久,两人转过头,声音兴奋:“高工,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高振东这才拿出自己手写的全套晶体管计算机说明资料,向他们介绍起来。

    高振东的介绍过程中,两人的情绪不断向上攀升,达到了顶点。

    作为国内在计算机方面处于金字塔尖的技术人员,运算所的所长和总工看得比十七机部领导更加深刻。

    他们太清楚高振东做出一套多么了不得的东西了。

    可视化输入输出,这一套就能让全国现有的每一台计算机都受益。

    自成体系的,可以持续发展的架构,这就是未来。

    全自主的机器指令集,以及配套的汇编语言,汇编编程可比机器码方便太多了,就算是编程后还是要打孔,汇编也比机器码效率高很多。

    再加上已经成型的循环值守程序,代码文本编辑器、汇编编译程序、常用数学工具包组成的集成开发环境。

    没错,在两人心里,这就是一套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环境,高振东介绍的“极简集成开发环境”这个词被他们自动省略了,极简?扯淡,伱这叫极简,那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

    这一切,甚至有一些在梦里都不曾梦到过,而现在,却真真切切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这一刻,两人甚至有一种冲动——高工,来来来,我这个位置,你来坐。

    当高振东开始程序演示的时候,首次经历“Ni Hao,Shi Jie!”震撼的两人,说出了一番让高振东梦回前世的话。

    所长:“这个程序,以后国内每个学计算机的人都必须学。”

    总工:“对,考试还要考,这句话,第一次出现在什么时候。对了对了,今天几号?记下来记下来,意义重大啊。”

    高振东乐了,我先替日后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谢谢你们了,送分题啊这是,什么?这题源于我?那没事儿了。

    当高振东打开编制好的运算速度基准测试程序,两人焦急的等待程序跑完,看着最终的测试成绩,两人傻了,真的与现在最好的国产电子管机不相上下甚至有所超出。

    虽然因为字长原因,总体性能各有千秋,但是不是所有运算都要用到30位以上字长的,通过合理编程,这台机器一样能实现32位字长运算,慢就慢一点,总比一堆人排队等运算强太多了。

    想到这个,运算所总工问出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器件成本多少?”

    没问工时,这个东西,首先愁技术,其次愁器件成本,工时是啥?

    高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