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ESR够用不?不够我还有

    第104章 ESR够用不?不够我还有 (第2/3页)

把炮管撑裂而已。好在这个技术有个好处,那就是加压的压力精准可控,可以逐步增加。长远来说,这个办法潜力更大。”

    何总对比了半天,觉得哪个都挺好,想了想,我全都要。

    先用机械挤压法,这个法子实在是简单,成本低廉,现有条件基本成熟,诱惑力很大。

    完全可以立足现有条件,把肉眼可见的好处拿到手,镇压一下老关这个老东西,光凭这个办法,就已经能在体积、重量等参数不变的前提下,把现有坦克炮的威力提升一大截了。

    同时对液压法展开研究,哪怕短时间拿不出成果,时间长点总是能搞出来的,到时候再技术换代,继续碾压老关,想起来就美滋滋。

    托机械挤压法成本低廉的福,两个方法同时展开研究,资金压力并不大,条件成熟的先用上,技术先进的后跟上,完美。

    听了何总的想法,高振东也表示同意,这的确是一个比较稳妥持重的方案,高振东还开玩笑道:“其实VIM+ESR得到的炮钢还不是最好的,VIM+ESR+VAR(真空自耗电弧熔炼)得到的更好,不过VAR那个成本实在是高,性能提升也不大,性价比太低,没必要。”

    这个性价比有多低呢,举个例子,汉斯猫的Rh120坦克炮,就是用的VIM+ESR+VAR,然后花旗国引进Rh120的时候,发现成本太高,然后改进了一下就用的VIM+ESR,发现性能也够用了,就把VAR给省掉了。

    花旗国都扛不住的东西,其性价比之低,可见一斑。

    何总一听,什么,还有高手?也不管性价比到底怎么样了,先记下来再说,用不用的上,那是后话。

    高振东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说完了炮,我再说说我对弹的想法。”

    草原拖拉机厂的人有点儿慌,高主任牛笔,全才,啥都懂。

    何总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高主任,您说。”

    “何总,方不方便告诉我,我们坦克炮现在用的是什么穿甲弹?”

    这个问题,对于高振东这种情况的人来说,没有任何保密的需要,何总开口就答:“脱壳穿甲弹。”

    高振东了然,问何总:“那就是走的次口径穿甲弹芯的路子,通过炮弹出膛后,脱壳降低口径,减小阻力,增加初速对吧?”

    何总点点头:“高主任全才啊,对原理掌握非常深,连这个都一下子就明白了。”

    何总相信,高振东是没正儿八经搞过坦克炮弹的,但是能一听名字就把脱壳穿甲弹的原理搞个八九不离十,这是真的厉害。

    高振东问道:“那有没有想过进一步提高长径比?”

    何总摇摇头:“高主任,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当脱壳弹芯长径比超过5以后,相对长度来说,弹体直径太小,无法储存角动量,难以维持炮弹的旋转,炮弹飞行稳定性和精确性便会下降,没法使用。”

    高振东笑道:“如果我不用旋转稳定呢?”

    “不用旋转稳定?”何总有点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