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NF钢裂了!(4k)

    第132章 NF钢裂了!(4k) (第1/3页)

    第135章 NF钢裂了!(4k)

    这句话一出,周围的人都很紧张。

    高振东倒是不慌不忙:“急什么,第一炉不出问题才是怪事儿了,具体说说。”

    大家一听,对啊,这特么第一炉啊,那没事儿了。

    再说了,在京钢厂这边的试验表明,至少机械和环境耐受性是没问题的,最少第一步已经是成功的了,慌个屁。

    这不高主任还在这儿嘛,急什么。

    想到这里,人们不由暗赞,还是高主任沉得住气,战场上下来的人,果然是每临大事有静气。

    其实倒不完全是是高振东沉着冷静的原因,而是他知道,这炉钢到了轧制阶段,是一定会出问题的。

    精炼后还有几个环节没有加进去,这是高振东故意的。

    不是因为高振东要故意藏一手,而是真的一炉钢就达标,那这个事情就不太好解释了。

    太神奇不是好事情,适当降低一下人们对自己的期望,不是坏事情。

    真的一炉炼成,大家疯狂夸赞,然后戴上一个“高一炉”的外号,看似好事,实则不然。

    至于这是不是浪费资源?扯呢,没有高振东,二十年之内想浪费这個资源都没机会,或者说一直耗费资源二十年。

    废几炉和废几十年,选一个吧。

    再说这也不完全浪费,废钢利旧生产新钢,本来就是常见事情,高振东前世的历史里,在断镍的时候,就是用废钢基本保证含镍钢的生产的。

    听见高振东丝毫不慌的语气,第三轧钢厂过来报信的人也平静下来,汇报道:“高主任,初轧胚表面出现裂纹,导致最终的板材成材率很低。”

    热塑性有问题?成材率低。

    大家放下一点心来,成材率低,说明还是能成材,至少结合京钢厂这边的数据来看,路子方向还是对的。

    能一炉钢就炼到这个程度,已经很神奇了好不好。

    于是大家都轻松不少,看着高振东。

    高振东对三轧厂过来的同志道:“取样品过来了没?”

    那位同志点头:“取过来了。”

    高振东转头对京钢厂的同志道:“麻烦京钢厂的同志现在带他去试验室,用他带来的样品,做一个X射线微区分析。裂纹内、非裂纹静态区域、过渡区域都做一个。结果出来了拿来看看。”

    X射线微区分析仪是北边大毛子最先生产的一种用X射线对固体物质微小区域进行成份分析的仪器。虽然还没有日后的EPMA(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那样把扫描电镜显微成像结合进来,但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先进手段了,也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这就是背靠京钢的好处了,在这方面,他们的仪器设备要比第三轧钢厂齐全。

    X射线微区分析做完,京钢厂的同志很快就把数据拿来了,高振东自己先看了一遍,然后交给三轧厂和京钢厂的相关技术人员:“大家都看看。”

    大家都看了看,都是这个行业的老手了,不至于连数据都看不出一二三来。

    等大家看完,高振东笑笑:“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于是大家三言两语的交流起来。

    “一些过渡区的有害元素含量有点高啊。”

    “那算啥,你看裂纹部分,那才叫高,你看看这硫和氧。”

    “非裂纹静态区域基本上看不见。”

    “那看来就是硫和氧惹祸了,再降低就好。”

    “再降低?怎么降?AOD工艺下,现在都万分之一左右了,差点低于检出限,仪器都差点检测不出来了。”

    “是有点麻烦,我们想想在氩氧之外,再添加什么可以把氧和硫脱出来。”

    “难,氩氧精炼本来就是要吹氧的。”

    大家纷纷出主意,讨论了很久,但是还是没拿出个办法来,一时之间,想不出往氩氧气里添加什么东西,才能把氧和硫在已经很低的程度上再进一步降低。

    大家最后,把眼睛都看向了高振东。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抛开原理不说,只说办法的话,在工艺过程中要通过两个手段。

    一是全程严格控制温度。

    二是在出钢的时候添加一点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