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智慧?鲜血!(4k)

    第144章 智慧?鲜血!(4k) (第1/3页)

    第147章 智慧?鲜血!(4k)

    高振东还没讲话,使用方代表却先表态了:“我不管高主任是不是在办公室想出来的,但是他说的就是我们想的。”

    防工委的领导好像是想起了什么,叫通信员过来,耳语了几句。

    高振东抬起手,止住了使用方代表的话,开口了。

    “这也许是你们集体的智慧,但我刚才说的,是我们集体的鲜血。”

    “我曾经和战友拼了老命,靠着他断了半条腿,才能把爆破筒捅进敌人的枪眼。”

    “我也曾经带着全班战士在敌人的扫射下抬不起头,靠沾满鲜血的炸药包才打开了前进的道路。”

    “我还曾经带领着全排战士被敌人的机枪火力压制到连坑道口都出不去,友邻阵地的火力班组为了掩护我们冒险前出,再也没有回到他们的坑道。”

    这几句话全文没有半个“死”字,却处处都是牺牲。

    “我不知道是什么让你这么自信,把明明可以提供的支援火力缩减成自卫火力。”

    “也不知道是什么让你放任一位机枪射手毫无防护在战场上作战。”

    “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我们在战场上,虽然够不着敌人的火炮,可是机枪火力点,只要有条件,永远是我们最优先的打击目标,自然,敌人也是如此。”

    “在我们看来,更远、更准、更大的威力,永远都是我们的追求。如果说没有条件,没关系,指战员们想办法创造条件。”

    “但是明明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好好的利用起来?”

    会场一片寂静,都看着高振东,无人开口。

    使用方代表看着高振东,眼中全是狂热,高振东的话,他们是感触最深的。

    这个时候,刚才出门防工委领导的通信员回来了,拿了一张纸,交给防工委领导。

    防工委领导一看纸条,表情就是一变,纸条上的信息,他还真不全了解。

    带着庄重,领导开口了:“各位,我正式介绍一下刚才发言的高振东同志。”

    “高振东同志,1953年出国作战,战斗中作战争先,不怕牺牲,奋勇杀敌,指挥得当,屡立战功。从普通战士成长为某部队某营某连一排长,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三次,荣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回国努力学习,考入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投入社会建设工作中,现为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的科研带头人。”

    现场的人听完,鸦雀无声,随后,“轰”的一声现场就炸了。

    什么是传奇,这就是传奇。

    战斗英雄多见,重大科研成果带头人也不少,但是把这两项集于一身,还年纪轻轻的,那就真是绝无仅有了。

    “我没听错吧?”

    “武能杀敌,文能带头。”

    “难怪啊难怪.”

    “这是什么神仙.”

    “同志,我们不靠神仙皇帝,我们靠的是自己,靠我们中间这些如此努力奉献的人。”

    “英雄!”

    大家这才知道为什么高振东所有的发言基本都集中在防护和火力和舒适性上面。

    火力是为了杀敌。

    防护是为了更多的杀敌。

    舒适性是为了更好的杀敌。

    几位使用方代表站起身,对着高振东方向。

    “立正~~~~敬礼!”

    他们是战后这几年才成长起来的技术性军人,对于参与了那场立国之战的先辈,无不心生敬意。

    高振东郑重还礼。

    4DL的这方面的相关人员满面通红,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基础,的确不太扎实。

    这也不全怪他们,新生的国家,新生的体系,很多相关人员都是初出茅庐毫无任何经验,为了最大限度的增强科研力量,还有在校学生的,他们已经尽最大努力去做事了。

    这种情况那时候很常见,比如研制两栖坦克时,院校负责设计的同志,上来就要搞“三液”传动和行动机构,最后被其他人撅回去了,原因是:“不顾现实,好高骛远。”

    好心是好心,可是有点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