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我能设计,但你们不会造(4k)

    第147章 我能设计,但你们不会造(4k) (第1/3页)

    第150章 我能设计,但你们不会造(4k)

    60年上班的第一天,高振东就接到了十二机部的通知,一天后,请他到十二机部讨论叫沟通下一步计算机发展的事情。

    接到这个通知,高振东决定今天不做别的,只做一件事:好好的回想一下未来几十年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并把它们合适的内容以规划建议的形式,在会议上介绍出来。

    这个事情不用靠抽奖抽或者浪费搜索机会,不涉及技术细节的话,光靠高振东接触过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史就能大差不差。

    毕竟从原理上说,自从半导体技术被发明以后,六十年后的计算机和现在的计算机,在核心原理上没有区别。

    只要抓住最核心的几个东西发展,就不会被甩太远,有了高振东在,个别项目上还可能有所领先。

    想了想,高振东在纸上写下了几個字。

    ——《计算机技术发展规划及建议》

    高振东一边想,一边写,他不准备一下子拿出一个大而全的规划建议来,很多技术,是要等技术条件发展到那一步才会产生和应用的。

    高振东前世的导师曾经参加过类似规划的编制,用他导师的话来说,做规划要保证前瞻性、先进性、全面性、完整性,但是很忌讳的一点是贪心,贪大求全,什么都想要,最终却是分散了有限的资源,导致什么都没做好。

    毕竟现实世界,是没有“Sho me the money”和“Operation cal”的,任何规划的实现,都是需要资源的投入和时间的沉淀。

    为什么绝大多数国家,除了大战略这种规划的时间段能跨越很长之外,连能真正把“五年计划”这种跨度的发展规划做好的国家,都寥寥无几。

    而十二机部的高度,明显是够不着到制定战略的层面,比如“以信息技术为科学发展战略之一”,这种话轮不到十二机部来说,那是更高层面的事情。

    因而和十二机部的交流,更多是在战术执行的层面,所以高振东就想集中在一些必须、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技术节点或者技术方向上。

    高振东想着写着,时间很快到了下午。

    看看纸上,实际上留下的也没多少条,很多都是写上去发现不合适就给划掉的。

    比如他前世大火的人工智能,他是第一时间就给写上去了,然后就划掉了。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核心数学原理很早就出现了,也有一些应用,但是直到2010年之后才大面积抬头,到2020年之后才火爆全网,不是没有原因的。

    高振东的导师曾经说过一个事情,有企业在2000年的时候就把神经网络引入到水利水文预报计算中,经过大量的数据学习之后,也还能算得过得去,但是有个小问题:慢!

    对于没有超级计算机的普通水文机构来说,等它把预报结果算出来,那洪水早都过去一两天了。

    其实际应用效果远远不如采用传统方式或者经验公式来得好。

    对应的,在这个时候想要搞人工智能,无疑是有点想多了。

    最终,高振东只留下了几条和装备制造、普及推广等息息相关的内容。

    至于更长远的,等到需要提出来的时候,高振东的影响力就应该足够了,现在嘛,还差点儿。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感觉差不多了的高振东,停下了笔,让自己休息一下。

    这一休息,就让高振东想起来,今天是星期天啊,虽然也上班,但是不耽误抽奖次数的累积吧。

    看了看自己的抽奖累积次数,果然,到了六次。

    高振东决定抽一次,手上暂时先掐着5次应急就好。

    意识扫过存储库中的那一摞材料,当看到材料名字的时候,高振东好不容易才克制住了自己印刷转手写的冲动。

    忍忍,忍忍,现在还暂时不需要,等到事情推动起来再说。

    ——《单晶炉结构设计》

    应该是一份日后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