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砍头战斗部(4k)

    第150章 砍头战斗部(4k) (第1/3页)

    第153章 砍头战斗部(4k)

    应该是他们想用雷达高度计替代膜盒式气压计,原理搞通了,但是DJS-59体积太大,光为了一个高度问题弄这么大个东西进去得不偿失。

    不过还是老规矩啊,不能挑明啊。

    “噢~~~这样啊~~~”

    听见高振东这反应,林连伟眼睛一亮,又来了,又来了,和振东对话那熟悉的感觉又来了。

    果不其然,高振东下面说出来的话和以前如出一辙:“如果只是想通过电磁波获得距离的话,不一定需要DJS-59那么大个设备的。”

    这话听得旁边两人精神一振,特别是苏卫华,林连伟是导研院指派协助他的,他才是正主。

    他斟酌着语言,谨慎的开了口:“那个.振东,如果不涉及你们的秘密的话,能否”

    换成林连伟,肯定就淡定等着高振东开口了。

    高振东笑道:“就是個基础原理,没什么秘密可言的。”

    “你可以从运动物体向目标发射三角波调制的连续调频波,把接收到的反射波和从发射机耦合过来的发射波混频,两者输出的差频就与距离有关。”

    “用频率计数器测出差频,简单的换算就可以得到距离了,这个换算不需要用到计算机。这种方式是用连续波方式工作,要用 2个天线,一个发射一个接收。”

    “频率计数器可比DJS-59简单多了,呵呵,不过,这种方式也有缺陷,一来,精度不会太高,二来,要么保证电磁波主瓣对目标的指向性,要么目标有一块足够大的连续表面。”

    最后这句话,其实已经点得非常明白了,什么东西有足够大的连续表面,海面、大地。

    这其实就是调频无线电高度表,优点是结构简单技术难度低,缺点就是精度一般,但是对于这个时候,非掠海飞行高度的反舰导弹来说是足够了,搞得好一点的,掠海飞行也不是不可能。

    苏卫华一听,茅塞顿开,在自己脑袋上拍了一下:“这个办法好,体积重量都不大,原理简单,明确可行。我是拿到新技术,就把最基础的原理给扔一边去了。”

    为了技术而技术嘛,这情况高振东前世在网上看到的多了去了。

    “看来还是基础不够扎实,要多学啊。振东,我敬你一杯,你这次不但帮我解决了大问题,而且还给我上了一课啊。”

    高振东也不谦虚,端杯子和他碰了一个,提前解决你一个几年后都没解决的问题,你敬一杯酒,不亏嘛。

    转头就看见林连伟在那儿抓耳挠腮,这同志是想起什么自己的问题了?

    犹豫了半天的林连伟,突然想起一个事情来,高振东不是我们院的技术顾问嘛,那没事儿了,可以问。

    苏卫华的项目他不能替人家把话说出来,自己的项目就问题不大了,而且自己是问问题,不是把东西传出去。

    林连伟顿时觉得天地都宽了,乐颠颠的道:“振东,我最近被调去支援我屁股后面的人了,有个小问题,你搞材料的,看看能不能出出主意。”

    这话一说,苏卫华去上厕所了,他的事情,林连伟是参与了的,能在旁边听,林连伟的事情,他可没参与,懂的都懂。

    “你屁股后面?连伟,看来是走在其他人前面了?哈哈。”

    林连伟笑道:“什么走在其他人前面。我原来是搞导引头的,自从伱帮我们解决了导引头致冷问题后,我就被调去支援导引头屁股后面的战斗部了。”

    艹,原来是这么个屁股后面,高振东心里暗骂。

    “我就直说了吧,战斗部威力有点小,碎片有点少,杀伤力不太够。”

    “增加碎片大小吧,碎片就更少,增加碎片重量吧,战斗部的总重就超限了,用轻质材料吧,存能不行,总之就是螺丝壳里做道场,不是磕这儿就是碰着那儿。现在这个,用倒是也能用,但是对付大一点的飞机总感觉差那么点意思。你搞材料的,有没有什么想法?”

    高振东都不用想,答案现成的,前世逛军网的时候网友津津乐道的砍头战斗部:“你这个吧,其实不用找材料问题,你用结构问题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