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要上轧钢厂厂史的(3k)

    第152章 要上轧钢厂厂史的(3k) (第3/3页)

’或者‘A’,也完全具备录用的资格。”

    想多了,和原本的C是从BCPL-B-C发展而来不同,这个世界的C,没有这个过程。

    而另外一位就直接得多:“我需要这个语言的标准的更详细的说明,我想在我的项目里马上就用上它,但是现在这份标准实在是太难懂了。”

    没办法,英文版的标准是经过二次简化,再汉译英的,能看懂已经算是本事了。

    第三位的抱怨则与众不同:“你们复制的标准文件质量太差了,很多污渍导致我没法第一时间完整的研究这门美妙的计算机语言。”

    克拉默有些心虚,没办法,从垃圾堆里翻出来的,是有些问题,但是至少你们手上的,比我手上这份儿还带着披萨味儿的还是强多了。

    不管怎么说,对于这篇论文的刊载,所有人都是持积极态度的,唯一的问题是,这份论文的附带标准实在是太长,克拉默决定向总编建议,以副刊或者增刊的形式刊载这份标准。

    克拉默开始给自己的东方朋友回信:“.我们决定刊载这份论文,这是它应得到的待遇。我唯一的希望是,如果这篇标准的原作者Zhen 先生写出有关这份标准的更多的成果时,你能及时的向我分享。”

    ——

    就在高振东在国际上的第一篇论文即将发表之际,海河口1761研究所做硅单晶项目的俞工赶到了十七机部。

    俞工30岁左右,也是非常年轻有为的那种技术人员,就在59年,他已经带领团队,拉制出了纯度4个9(99.99%)的硅单晶。

    虽然还不能用于半导体工业,但是已经前进了很大一步,就这个,他还获得了刚颁发的烈火科技奖的二等奖。

    他是受部里电话通知,要求他尽快赶到部里来的。

    虽然不知道部里找他什么事情,不过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不会是坏事情,所以俞工心情还是不错的。

    但是随着郑秘书来接他,他却是有些忐忑起来,他知道郑秘书,这是十七机部领导的通信员,他来接自己,那要见自己的多半是十七机部领导了,这让他有些诧异。

    连1761的研究所所长,都不是轻易能见到领导的。

    带着这种心情,他进入了领导的办公室。

    领导很和气,招呼他坐下,几句对生活工作的关怀之后,领导递给了他一份报告。

    “小俞同志,我知道你在硅单晶方面有很突出的成果,刚颁发的烈火科技奖,你也获得了二等奖。”

    “领导过奖了,我也是刚起步。”

    领导却笑着道:“不用谦虚不用谦虚,有成果就是有成果。这里有一份与硅单晶相关的报告,你先看看。”

    俞工接过报告一看,报告是复制件,而且看得出来,并不完整,应该是有一些内容被抽掉了。

    但是报告的名称和申请人,却让他吃了一惊。

    《关于研究拉制法单晶炉的申请》,申请人:高振东。

    倒不是吃惊有人和自己研究类似的东西,类似项目有多个团队在做太正常了,而是这个申请人,实在是大名鼎鼎。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