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海权思想!中国成为世界性帝国的机会!

    第139章 海权思想!中国成为世界性帝国的机会! (第1/3页)

    起初,众人以为许进是为了反驳汤昊出兵。

    可是他们越听到后面,却是越觉得不太对劲啊!

    这怎么好端端地,突然就扯到了水师上面?

    水师糜烂,陛下发火,责问元辅大人。

    元辅大人也火了,阴阳起了皇帝陛下。

    水师为什么糜烂?

    还不是因为仁宣收缩防线,加上土木之变,朝廷能够抵御住北虏那群蛮子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粮多余的精力去发展水师啊!

    不是大家想看到倭寇日益猖獗,也不是大家想看到沿海百姓被凌辱,问题在于是真的没办法了啊!

    北虏才是心腹大患!

    倭寇只是疥癣之疾!

    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上到大明皇帝,中到满朝文武,下到百姓士子。

    毕竟,倭寇不可能打到大明京师,但是北虏可以,而且人家还成功来了一遭!

    土木堡之变的惨败,异族铁骑包围京师,这等耻辱性事件,没有人想要再经历一次。

    那么,朝廷资源自然要倾泻到九边军镇,这是国朝的大政方针!

    此外,在这朝堂之上,还存着一股遍布六部百司的势力,名字叫做江南缙绅!

    他们高举太祖高皇帝的禁海严令,他们反对郑和下西洋,反对一切出海贸易之举!

    为什么?

    因为他们也在做着同样的买卖!

    就比如与倭国的勘合贸易,日商采购的如生丝、药材、字画、书籍等中原特产,从什么地方来的?

    江南士绅!

    这位中山侯,的确野心勃勃,可是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动那开海解禁的念头,甚至连一丝丝想法都不该有,更不应该暴露出来!

    你想扶持水师重新崛起干什么?

    水师崛起了,就会出海清剿倭寇,那倭寇清剿光了呢?

    你是不是又想要带着水师出海远征,一如当年那郑和下西洋一样,直接垄断海洋贸易的惊天利润?

    所以啊,这是利益之争,没有人会让步!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啊!

    江南士绅不会同意的,更不会允许这个中山侯胡作非为!

    韩文话音刚落,礼部尚书张昇也站了出来。

    户部尚书韩文率先出列,朗声道:“陛下,万万不可!”

    “所以事实上是,明年国朝财政收入势必会减少,哪怕九边军费减少,也填补不了这个缺口,此外大明水师糜烂至今,已然不是倾泻少量资源就可以改变得了的,再者沿海卫所军士逃亡,那内地卫所军士就不逃亡了吗?役占情况并非京营团营独有,而是天下卫所的共同现象!”

    不然,为什么汤昊捉拿倭国使团,这些文臣缙绅们会有这般激烈的反应?

    江浙一带是为全国生丝生产中心,苏州“家杼轴而户纂组”,织造花罗、素罗、缎、绸数十种,杭州成为各地“大贾不远千里而求罗、绮、缯、帛者必走浙东”的基地,嘉兴“蚕桑组绣之技衣食海内”……

    大司农这番话语,说的是确确实实的大实话。

    “陛下,倭寇的威胁是巨大的,但绝不是致命的,国朝的最大威胁依旧来自蒙古,来自鞑靼,来自瓦剌,这是不争的事实!”

    “若是贸然间又增加一项军费开支,朝廷财政是否能够承受不说,既要承担九边军民的军费,又要承担这水师将士的军费,那国朝还用什么发展民生,国朝还用什么惠及百姓?”

    现在革纳银开中,恢复纳粮开中旧制,相应朝廷的盐政收入就会大幅度减少,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所以作为户部尚书,韩文自然有资格说这个话,拒绝增加新的军费开支项目。

    汤昊本想玩一手偷换概念,试探性地让朝廷优待水师,可是现在看起来,聪明人不止他一個,这满朝廷臣都是老狐狸,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他们二人看得明白,也看得透彻。

    “若陛下给予沿海卫所优待,势必会寒了其余将士之心,因此臣恳请陛下三思!”

    他汤昊要断的,可不只是一个人的财路,而是执掌着大明赋税半壁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