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京都易主

    第291章 京都易主 (第2/3页)

混账!”

    “区区一个弹丸小国的国主,竟然也敢僭越帝制,自称为……本将看你是想找死!”

    僭越帝制!

    这就是死罪!

    所以连安国都不敢说出那个字眼。

    胜仁大兄弟一时间被打傻了,跌坐在地上竟是嚎啕大哭。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倒是把安国给整不会了。

    不是你说个爷们吗?

    我就给了你几个大嘴巴子,你嚎什么啊?

    胜仁大兄弟边哭边开始哭诉,他这个天皇日子过得实在是太憋屈了。

    他是后土御门天皇第一皇子,母亲为权大纳言庭田长贤之女庭田朝子。

    因为应仁之乱造成了许多后遗症,朝廷在经济上有困难就是其中之一,不但后柏原天皇的登基仪式无力举行,连后土御门天皇过世四十三天后都未举行葬礼。

    他爹贵为一代天皇结果驾崩之后却因为没钱下葬,尸体被放了四十三天都发臭了也没人理会,最后还是几个大名看不下去了一起凑钱这才总算是入土为安了。

    可是他爹是安葬了,但是他自己的即位大典却都没人理会了。

    胜仁大兄弟还打算在可控制的领地内征收特别税款来筹措典礼所需费用,但却发生若狭守护武田元信、武田元度父子被国人土豪攻杀事件,课税的计划因此搁浅。

    而细川政元这个该死的贼子,竟然放话说:“即位大礼仪式毫无益处,徒费钱孥。”

    所以时至今日,哪怕他这个天皇都做了快十年了,竟然都还没螚举办即位大典!

    因为对中原礼仪得深入学习,所以礼法观念深入人心,这没有办即位大典,名不正言不顺,算什么皇帝?

    尤其是细川政元被养子细川澄之暗杀之后,畿内政局之迷乱达到极点,天皇的即位大典更是无人问津。

    胜任大兄弟还尝试着跟足利义澄这个现任幕府将军足利义澄商量,结果足利义澄这废物就是个傀儡,根本就摆脱不了细川政元的控制。

    到了现在,大明天兵来了,来然后给了几个大嘴巴子,彻底击溃来胜仁大兄弟的心理防线。

    他这个倭国天皇,命怎么这么苦阿?!

    安国也有写麻了。

    这个倭国伪皇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一个帝王,竟然穷到了这种份儿上,还真是天下奇闻。

    就这还敢僭越帝制,安国当真是不知道这些倭国王室哪里来的勇气。

    “行了行了别嚎了!”

    “安安心心等着我家侯爷开处理吧!”

    “说不定还能给你办个即位大典,了却你这夙愿!”

    此话一出,胜仁大兄弟瞬间就不嚎了,豁然抬头看向安国。

    “大明当真愿意给月……我办即位大典?”

    还好他“朕”字没有说出口,不然又是一顿毒打。

    “为什么不可能呢?”

    “我大明首重礼法,既然伱是倭国大王,这即位大典还是要办的,但你僭越帝制,那不可能给你皇帝典礼,最多一个大王典礼!”

    胜仁大兄弟眼前一亮。

    大王典礼和皇帝典礼,这些斗不重要。

    只要明军后面走了,那他还是倭国天皇,因为天皇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对外称也算不得什么,形势比人强嘛!

    只要这些明军走了,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倭国天皇了。

    甚至未尝不可以在明军的支持之下,彻底解决掉幕府,重现天皇执政的巅峰时期!

    当年倭国的南北朝,其实就是后醍醐天皇消灭了镰仓幕府后,进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复古,推行新政,史称建武新政,试图重新让朝廷掌控倭国大权。

    然而由于新政未能满足武士的要求,而且仅仅重用京都的公卿贵族,故引来武士不满,其中倒幕大将足利尊氏更为不满,他虽然被赐予天皇名字中的尊字,但他有意开幕府,而后足利尊氏迫后醍醐天皇退位,并立持明院统之光明天皇。

    光明天皇策封他为征夷大将军,建立室町幕府,是为北朝之始,而后醍醐天皇被迫退位后设法逃出,持着天皇象征的三神器退往大和的吉野,是为南朝,至此南北朝终于形成,史书还称为“一天二帝南北京”。

    这一个“天”,指的就是足利尊氏!

    说到底,自从镰仓幕府以后,天皇朝廷就沦为了空架子吉祥物,不知多少天皇不甘心受制于人,想要夺回权力,后醍醐天皇就是最好得例子,可惜均已失败告终。

    胜仁大兄弟同样不甘心过一辈子这样得苦日子,现在终于等到了机会,所以立刻振奋起了精神。

    可惜安国懒得根他过多废话,他宗觉得这个倭国伪皇脑子不正常,继续交流下去回传染给自己。

    与此同时,室町幕府。

    足利义澄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就背细川澄元裹挟着准备逃跑。

    然而雷雄和常阔海及时赶到,堵住了他们的去路,双方爆发了激烈战斗,可惜细川氏刚刚在城门口经历了明军得屠杀,早就丧失了所有斗志,更是明军手中得恐怖武器忌惮无比,交战仅仅片刻之后,这些武士就舍弃了家督细川澄元各自逃亡。

    几乎不费什么力气,雷雄和常阔海就拿下了室町幕府,并且生擒了细川澄元和足利义澄。

    毫无疑问,此战二人立下了头功!

    天皇御所于室町幕府被拿下,京都内的倭军彻底失去了主心骨,他们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窜,想要逃离这个京都战场。

    然而四座城门都已经被明军夺下掌控,所以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