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学万历、嘉靖?

    第30章 学万历、嘉靖? (第2/3页)

该是多大的荣耀?

    他们已经顾不上吃了,生怕让这墨宝沾染上半点污渍,这是要回家裱起来,永世传下去的无价之宝。

    很快,小太监就将64位商贾所承诺的数额整理出来,交由王承恩递到了朱常淦面前。

    粮食、布匹、银子、草料……最后折价320万两?

    以米行商贾申士恒来说,他一个人捐出来的5万石粮食,就值30万两。

    朱常淦的嘴角扬起,如果自己只是让这些商贾捐钱的话,能收上来十分之一就不错了。

    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现在,但当找到他们的痛点,利用他们最缺的东西和他们换,也许就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收获。

    商贾们最缺的就是认同感。

    对于这些几代,十几代都被按在最底层的商贾,一张皇帝御赐墨宝,那是他们不可能获得的东西。

    仅仅这一点,它就值数万两。

    “诸位,别太束缚,来,举杯!”朱常淦欣喜的拿起杯子冲众商贾道:“都喝干净,别养鱼。”

    商贾们顿时连忙举杯,再次一饮而尽。

    ……

    就在这时候,

    一个人从外面跑了进来,着急麻慌的跪在了皇帝面前。

    “陛下……”

    朱常淦伸手制止他,让他来到自己身边浅声告诉自己。

    “陛下,宫门之外……”高宇顺快步的跑过来,满头大汗的跪下,将那些文臣、勋贵们情况讲了出来。

    “皇爷,要不要内臣将他们给轰出去?”

    “东厂和镇抚司的人都来了,只要皇爷一声令下。”

    朱常淦笑着摇了摇头,“朕用你,不是用你狠,而是用你听话。”

    “伱现在应该明白,朕为什么要让查抄王之心、骆养性了吧?”

    高宇顺身形一顿。

    朱常淦继续说道:“这样的事,王之心他拦不住,因为他和文臣们穿一条裤子,他也不想拦。”

    “但你,朕相信你能拦得住。”

    “是,皇爷!”

    看着高宇顺跑动的背影,朱常淦喃喃的说道:“不是不想让你狠,而是还没有到狠的时候。”

    这不是魏忠贤那时候了,眼下东厂的人要是敢打这帮文臣,明天整个大明朝就会瘫痪。

    这不是自己想看到的。

    “再等一段时间,看小爷我一步步的料理你们,到时候,让你们哭都没有地方哭去。”朱常淦冷笑着摇头,看向下面的众商贾不由一愣。

    却见这些刚刚还在谈笑的64个商贾,此刻一个个也不敢吃东西了,也不敢笑了。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喉结滚动,不住的吞咽唾沫。

    以为发生什么事儿了。

    对于他们而言,生死从来不在自己手中,皇帝高兴,他们得跟着高兴,但皇帝要是不高兴了,他们就是哭都来不及。

    却见皇帝拿起酒樽,一口喝了下去,冲着下面的众人笑道:“来,再来一杯。”

    众商贾顿时大喘一口气,忙举杯:“谢陛下!”

    ……

    外面的文官和勋贵们把嗓子都喊冒烟了,却不见皇帝召见他们,不由脸色发黑。

    “陛下是不是不见我们?”

    “不见?陛下难道是想学嘉靖帝还是想学天启帝?”

    “陛下怎么可能会不见?”

    崇祯一朝,这些文官左右朝堂,是靠什么,就是靠站在舆论的制高点,来辩驳皇帝,否定皇帝。

    这一招,自崇祯上位十年来,屡试不爽。

    眼下,皇帝突然来这么一手,也把众文官和勋贵们给弄的有些不知所措。

    嘉靖不上朝那是有真本事,一手权衡之术,将朝中大臣玩弄于鼓掌。

    二十年不上朝,但对于朝廷的把控,却是妙到毫巅。

    锦衣卫、东厂遍布朝野,窥伺着大臣们的每个动作。

    而且内阁的奏疏,嘉靖几乎没有不改的,而且往往是逐词逐句的改,他只是无视礼法,却将权力紧紧的握在手中。

    万历不上朝,那叫罢工,叫赌气。

    万历有六不。

    【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就是不去郊外祭天,不到太庙去祭祖;不参加朝会,也不接见大臣;不批奏折,也不听你们大臣给讲什么圣人之道,祖宗之法。

    万历皇帝中后期相当于将权力全都推到门外,大门一关,与我无关。

    礼部右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