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封赏

    第9章 封赏 (第2/3页)

此事,肯定得说可别搞错了,羯贼你的侯和我们的侯,可不是同一个姓。

    侯景取侯瑱妻子及弟作为人质,授湘州刺史,镇抚彭蠡泽以南诸郡。

    重镇豫章成为了叛军据点,于庆由此发兵,镇压各处反抗。

    不过有骨气有血性的好汉,本朝是从来不缺的。

    巴山人黄法氍以一县之兵守住了新淦,阻挡李迁仕投奔于庆,成了一块啃不动,咽不下的硬骨头。

    于庆分兵来袭过一次,被黄法氍打了回去。

    陈霸先得知于庆到来,立刻调整命令,要求周文育和叛军先打一仗,扬我军威。

    毕竟嚷着喊着要讨伐叛军,现在叛军既然来了,此仗必须打,而且一定要打赢才行。

    面对和叛军的第一场战斗,陈霸先麾下号称豪胆第一的周文育也谨慎起来。担心于庆的兵力和战力都比自己强,万一有失,挫动全军锐气可就麻烦了。

    一向无所畏惧的周文育竟然有些缩手缩脚,不敢贸然进兵。

    直到和于庆交过手的黄法氍领兵前来会合,周文育才知道叛军的底细。(注1)

    叛军全部只有万人,大部驻扎在豫章,来到此处的只是一支小部队而已。

    有了底气的周文育主动进攻,一举攻克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叫笙屯的村庄,俘获大批敌人——大概有百余人。

    这点战果根本不能和南康大战相比,也不如打李迁仕的那仗。不过和叛军的首战告捷,意义重大深远。

    萧绎传令嘉奖,承制授黄法氍为超猛将军、领交州刺史俸禄、新淦县令,封巴山县子,邑三百户。

    黄法氍一战成名,成为陈霸先麾下职位仅次于周文育的将领。

    读着父亲的来信,侯胜北又要叫屈了。

    那个凶汉升任九班将军,还当上了一州刺史,阿父你得加油呀。

    阿父你的武艺多半比不过凶汉,可是有大壮哥替你当打手,应该差不到哪里去才对啊。

    文学一道,凶汉识字吗?他拍马都赶不上阿父你的吧。

    唉,怎么都被后来投奔的新人超过了呢。

    黄法氍能日行三百里,跳出三丈远又怎么样。打个小村庄俘虏上百人,阿父你随便可以做到的吧,立功封个子爵,给我继承多好。

    侯胜北觉得身处乱世,还是像周文育、黄法氍这样,要么游得快、跳得高,要么跑得快、跳得远的武人,貌似更容易升官加爵,出人头地。(注2)

    他眼界狭小,一个子爵就觉得是了不起的封赏。

    要是告诉侯胜北在遥远的建康,侯景进位相国,那可是比十八班之首的丞相还要高那么一点的官位。全国一共三百五十郡,一下子就封给侯景二十郡,汉王,加殊礼。

    这等封赏,只怕惊得他下巴都要掉下来。

    但是侯景还是不满足,觉得相国属文职、汉王为爵位,相应的武职没有得到封赏。

    武官之首的大将军、大司马、太尉实在过于普通,二十四班的镇、卫、骠骑、车骑等号,更是配不上自身的绝世武功。

    于是侯景向至尊提出,要求加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

    上下四方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六合者,上下及四方也。

    看到这个将军号,天子萧纲也着实震惊了:”将军乃有宇宙之号乎?“

    宇宙大将军什么的,侯胜北不会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他只是隐约感觉到,随着陈霸先的崛起,平静百年的岭南将不再与世无争,卷入乱世漩涡几乎是必然。

    阿父成为从南天向中央迈出第一步的人,侯胜北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地成长,在阿父身边辅佐他,守护住他的背后。(注3)

    可惜他虽然经常跑马锻炼,毕竟只是十岁孩童,也不是萧摩诃那种天赋异禀,武力惊人的怪物,只好在军略上多下些功夫。

    侯胜北有个天真的想法,那就是一场战役的胜利存在各种偶然因素,很难总结出规律。

    但是失败的战役一定有失败的理由。

    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不犯任何一个可能导致失败的错误,不就能够保持不败了么?

    几乎达到这一境界的那个男人,侯胜北知道这世上曾经是存在过的。周文育告诉他的故事,让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兵书战策,古今战例,但凡能够看得懂的,一条条标注上了取败之道,也算是少年侯胜北和常人不同的读书方法吧。

    -----------------

    湘东王萧绎还在继续和他的兄弟们较着劲。

    邵陵王萧纶获知叛军大将任约将至,使司马蒋思安率精兵五千偷袭,任约大败。

    但是蒋思安获胜之后疏忽大意,任约收集败兵,趁其不备反攻,蒋思安败走。

    萧纶并不气馁,大修铠仗,将欲再战。

    萧绎听说萧纶整军修武,要讨伐侯景,遣左卫将军王僧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