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其次伐交之明方略
第119章 其次伐交之明方略 (第2/3页)
防。
此为天下至险,秦据此关,敌关东六国。
即便北齐占领了宜阳,也一时难以威胁到北周核心。
如果走另外一条道路,从晋阳顺汾水而下,出吕梁太岳两山,就是黄河三渡的龙门、津浦、风陵,处处皆可渡过,进而直逼长安。
北周也深知该处乃是要害,于是筑玉壁城扼守。
使得神武帝高欢十五万大军折戟沉沙于此,回师途中唱起了一曲悲凉的敕勒歌。
此后设立勋州,由玉壁守将韦孝宽任刺史,镇守此地已有二十五年了。
“韦孝宽。”
侯胜北重复了一遍这個已经成为传奇的名字,毛喜曾让自己注意此人,不过看来彼此应该不会有交集吧?(^_^)
“北齐若是在汾水以北筑城开辟出一条战线,背靠晋阳重兵援护,两线随时逼迫,比起死磕宜阳,对北周的压力更大。”
荀法尚说完一笑置之:“连我都能想得到,两国岂无智谋之士,自然也能想到。斛律光、段孝先、韦孝宽,有哪个是简单人物。”
他把话题拉回到我朝战略:“北齐如果同意合力伐周,那么扩大宜阳之战的规模,此为上佳。”
“只要战端一开,焉能骤解?北周的关中兵力一旦被牵制,我军就可倾国之力三打江陵,扫灭后梁,进取荆襄。”
“若能攻拔襄阳,占据天下腰膂,即便不入关中,西向巴蜀,取回前朝故地,也能恢复七八分南朝旧日气象。”
前景是美好的,然而都是假设。
且不说攻略江陵乃至襄阳,眼下的问题是如何说动北齐的朝堂重臣。
自家在宜阳与北周大战,却让南朝捡了便宜,哪个身居高位的会是如此易于之辈?
两人商议起到了北齐之后的具体行动。
主使是傅縡,递交国书和通好之意由他传达,与北齐朝堂高官的交际也以他为主。
场面上的冠冕堂皇之事,都由傅縡出面。
私底下的交易,就不太适合这位饱学之士了。
所以才派出侯胜北和荀法尚,两个毛喜的得意弟子一明一暗行事。
“荀氏名门,本该你为副使,我这个粗人做辅助的。”
听侯胜北这么说,荀法尚摇头道:“北齐历经高敖曹、杨愔两次清洗,朝堂的汉人势力早已式微。纵有清河崔氏等大姓,也说不上什么话。你看北齐朝堂掌权之人,可有谁出自衣冠高门?”
侯胜北回顾那份名单,心想确实如此。
如今位居北齐中枢的,不是高氏宗亲外戚、神武昔日旧将,就是弄臣亲信之属。
对于这些人,荀法尚的名门身份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
和八年前去往北周时不同,侯胜北已年过三旬,任员外散骑侍郎。
他作为副使,同样有和对方官员直接交往的资格,不至于像以前只能和二代及记室之流打交道。
侯胜北罗列出此前整理的北齐朝堂要人,与荀法尚共同参详。
荀法尚思考片刻:“斛律光、段韶、侯莫陈相等开国宿将老谋深算,和他们打交道并无益处,说不定还会反被利用。最后能否打动他们,纯粹在于权衡利弊,使不了太多手段,所以交给傅縡,正常礼节应对即可。”
“萧庄、王琳日思夜想谋求复国,乃是我朝死敌。一定会与我等作对,破坏我朝图谋。须小心防备不让他们抓住把柄。只要北齐朝堂意见一统,以大势压制,此二人即便反对亦无能为力。”
“北齐宗室年纪不大,长者与你我相仿,少者尚未及冠。择其一二结为好友,使其愿意为我朝助言一二,于交涉必有裨益。”
“和士开、陆令萱之流的奸佞小人则要重点公关。或予以贿赂,或投其所好,在这等人的眼中,国家利害不值一文,若能站在我方鼓唇摇舌,说动齐主,此事可成!”
荀法尚说完笑道:“当然这只是大致方略,具体如何还需见机行事。”
侯胜北见荀法尚分门别类,将和北齐重臣交往的方式梳理清晰,大为感佩。
心中不禁又闪过那个摘下铁假面的俊美容貌,和高长恭在阵上交过手一事,不知他对自己会是怎么样的印象。
不过转念一想,对方是否还记得自己也难说,不禁觉得有些自视过高了。
自己真的能和兰陵王这等人物比肩,结交为友吗?
见他若有所思,欲言又止的模样,荀法尚误会了,撇嘴道:“你侯公子性情高洁,尽管去结交宗室。这贿赂打点,与奸佞小人结交的事情,就由我来吧。”
侯胜北连忙表示并非如此,凡有喝酒赌博之类的场合,自己还是很愿意出力的。
要是换成诗词应酬,那就得拜托荀公子您了。
荀法尚没有放过他:“你不是在长安颇有文名吗?做的几首艳诗流传甚广,我都听过呢。要不要背给伱听听?”
侯胜北尴尬一笑,岳父简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