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一百二十六章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1/3页)

    无论是刘协还是袁绍,最初的目的都只是蒙混过关,不被孔融识破。

    可人总是不满足,刘协现在想试试郭嘉和贾诩的建言。

    尝试一下能不能收服孔融!

    得孔融则得北海得天子名望。

    不但能凭借北海郡图谋整个青州。

    还能把他这个假天子,变成真正的天子。

    “既如此,朕就不瞒着爱卿了。”

    看着已然上钩的孔融,刘协开始了新一轮的表演。

    “朕来到邺城不久,袁绍便暴露了他的真面目。袁贼欲以朕为傀儡,号令天下诸侯,达成他的狼子野心。”

    “可朕如何能甘心?朕又如何能看着大汉四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董卓乱政时,朕太年幼了,朕没得选。”

    “如今朕已长大成人,哪怕冒着生命危险,朕也要选择去争那一线生机。既为朕自己争,也为大汉国祚争!”

    “可奈何袁绍势大,许县又有伪帝毁朕威严,朕纵然有心杀贼也无力回天。”

    刘协如同成功学演讲大师一般,语调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右手攥拳猛地一挥,仿佛要击碎命运的束缚。

    说到最后,喟然长叹,似乎因袁绍和伪帝而无奈和无力。

    他缓缓起身,走到窗口,望着宣室外一座座宫殿,眼中满含悲戚。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孔融听到这里,脸色彻底动容。

    他仿佛看到了幼年时的天子,面对董卓无力反抗的不甘。

    而今长大之后,拼尽一切挣脱袁绍的枷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誓死也要延续大汉国祚。

    可深陷袁营,孤身一人,纵有万丈雄心,也不敌现实的残酷。

    心中对大汉的忧愁和对奸臣的痛恨,如同东流的春水一般,无穷无尽。

    “陛下……”

    孔融的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一样,声音都沙哑了起来。

    想要说些话安慰窗前那忧愁无限的少年天子,却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刘协转过身看向孔融,脸上的忧愁散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决然。

    “朕如一叶扁舟,飘荡在汪洋大海当中。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都如猛烈的暴风雨,可轻易将朕摧毁。”

    “可那又如何!”刘协的声音陡然高亢了起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朕坚信,天命在汉,天命在朕!”

    “就让这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孔融虽已年迈,却听的心血澎湃,热血上涌。

    大汉有如此天子,何愁不能复兴?何愁不能幽而复明!

    若非许县还有位天子,若非他实在无法分辨出真伪,此时恨不得怀着满腔忠义叩首效忠。

    深吸一口气,孔融艰难平复沸腾的热血。

    “臣斗胆问陛下,如何摆脱袁绍的钳制,又如何平定北方、横扫天下?”

    刘协心中暗骂一声。

    这已经是他发挥全部实力的演讲了,既慷慨又感人还励志,怎料孔融竟然如此难以搞定。

    虽然心中失望,但郭嘉和贾诩交代的话他还是没忘。

    正好趁着这个时候,向孔融展现自己的隐忍与才能。

    “这一年多时间,朕表面上与袁绍虚与委蛇。实则暗中韬光养晦,培养自己的力量。”

    “而今,这股力量正在不断成长!无需各路诸侯,只要给朕时间,朕将从内部瓦解袁绍。冀州?北方?整个天下都必将重归大汉。”

    孔融略显担忧:“陛下暗中培养力量,难道……不怕吗?若被袁绍察觉,怕是会……”

    “怕?”刘协嗤笑一声,打断了孔融,眼神似是嘲讽,似是不屑。

    “朕出生不久,母亲便被害死;九岁时,被奸贼董卓挟持,日日提心吊胆。”

    “袁绍要拥立刘虞,李郭二贼也想挟持于朕;逃至许县,被曹操所迫;来到邺城,又遭袁绍软禁。”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怕这个字,早在董卓威胁朕之际、后妃近臣背叛朕之际、朕孤身逃亡夜宿荒庙、与野狗争食之际,便消失在了朕的生命里!”

    刘协整个人像是一柄出鞘的利剑。

    锋芒毕露!

    “这大争之世,有谁能不争,谁敢不争?”

    “强则强!弱则亡!”

    “朕为天子,不争便是死,不争大汉便要亡!”

    “而今——!”

    刘协的声音忽然拔高了一截。

    孔融的心弦也随之绷紧。

    只见刘协神采飞扬,目光炯炯道:“皇宫一千禁卫,已在朕的掌控之下!”

    “袁绍的谋士,有两人归心于朕!”

    “吕布、刘备占据徐州、扬州,对朕忠心耿耿。”

    “无极甄氏,亦效忠于朕。”

    “谋臣武将,兵马粮草,朕样样不缺,样样不少!”

    “只待袁绍身亡,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