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天子诏令,敢有不从者——斩

    第170章 天子诏令,敢有不从者——斩 (第1/3页)

    郭嘉将天子祭祀太庙之后,还将举行祭天大典的消息传出去后,在邺城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引来了很多百姓们的关注。

    祭祀太庙倒罢了,每年都有,与普通百姓也无甚关系,连天子的面都见不到。

    可祭天就不一样了,能一睹天子圣颜。

    天底下谁不想目睹天子圣颜?

    就拿上次袁绍处斩袁术举例,要不是有刘协露面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前来围观,绝大多数百姓都是冲着见天子而来的。

    除此之外,各大世家们在那一日荀府上的聚会后,纷纷都行动了起来,直接开始割肉,为这次祭典准备了厚重的献礼,以此来表达投效之意。

    宣室。

    荀谌将一份长长的礼单双手呈到刘协面前,恭恭敬敬地说道:“陛下,这是众多世家们的献礼礼单,请陛下过目。”

    刘协接过这份礼单,只见上面的署名密密麻麻,每个名字的背后都代表着一大世家。而且他们所献上的礼品更是无比丰厚,钱、粮、珍宝、巨木应有尽有,让他有种眼花缭乱地感觉。

    “这帮世家是真是有钱啊。”

    刘协眼中闪过一丝惊色。

    单单通过这份礼单就能看出这些世家大族的底蕴有多么深厚,绝非那些小门小户能比的,一出手就是如此豪气。

    礼单上那些献礼的价值,都足够将一支十万人的大军武装到牙齿上了!

    在心中感叹一番后,刘协对荀谌笑道:“能让这么多世家甘心投效,爱卿功不可没啊。”

    “陛下过誉了。”荀谌闻言微微躬身,正色说道:“陛下神文圣武,驱赶袁绍重得大权,才是这些世家们甘心投效的真正原因。”

    “臣的贡献实在是微不足道。”

    主动邀功是大忌,功劳让上位者心里知道就行了,自己说出来只会让人觉得居功自傲。

    荀谌深谙个中道理。

    刘协放下礼单,继续问道:“爱卿,你写信给荀彧、荀攸两位同族,让他们弃伪帝来投朕,此事如何了?”

    他现在已经不满足于袁绍了。

    袁绍麾下的田丰、沮授、审配,都太难挖了。

    稍微容易挖的郭图、辛评又被袁熙杀了。

    眼下武将是勉强够用,可谋士却有些捉襟见肘了。

    尤其是擅长内政后勤的谋士,更让他眼红。

    他打算把墙角挖到曹操那边去。

    荀彧、荀攸二人,是曹操麾下的得力谋士,若是能把这两人挖来的话,等同于直接断掉曹操的臂膀。

    “臣……”

    荀谌额上渗出一丝冷汗,小心翼翼地回答:“回禀陛下,臣暂时没有收到回信。”

    说出这些话时,他心中很是忐忑。

    虽然他很早就当着天子的面写了信,但并未第一时间寄出去,因为他不觉得天子能够长久掌控邺城,虽然前景光明。

    但没必要让已经在曹操那边安稳下来的兄长和侄子过来。

    可随着张辽大军入城,邺城的归属已成定局,天子俨然重掌大权。

    即便这大权与盛世天子相比远远不足,可这绝对是崛起的迹象,是汉室幽而复明的迹象。

    他通读史书,天子目前的状况,和当年光武帝横扫天下初期,简直如出一辙。

    于是才匆匆将信寄了过去。

    刘协似笑非笑的看了荀谌一眼。

    荀谌的这点小心思自然瞒不过他,世家大族出身的人就是这样,鸡蛋永远不会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不过水至清则无鱼,有时候没必要说得那么直白透彻。

    “无妨,等有回信了再向朕禀报便是。”

    刘协意味深长地道:“不过朕希望爱卿明白一件事,朕日后定是要讨伐曹贼、擒杀伪帝的。”

    “所以爱卿还是要好好劝一劝他们,做出跟你一样明智的选择,否则等到朕率领大军南下时,他们便没有机会了。”

    语气不重,但有着说不出的警告意味。

    既是在警告荀谌,也是在警告整个荀家。

    荀谌只觉得如芒在背,低头恭顺地道:“臣……明白。”

    此时,郭嘉匆匆走入宣室,行礼之后禀报道:“陛下,青州那边有关于北海国相孔文举的消息传来。”

    刘协心中一顿,有些担心孔融现在的处境。问道:“孔文举现状如何?”

    郭嘉神色凝重地回道:“孔融此番起兵,让袁谭大军损失数千人,丢失了数座城池,故而遭到了袁谭的猛烈报复。”

    “半旬之前,袁谭对孔融以及太史慈发布通缉令,并且率领大军攻打北海郡。孔融不敌只能逃走,现如今已经逃入了冀州境内。”

    得知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