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坏了啊司空,天子真被掉包了

    第187章 坏了啊司空,天子真被掉包了 (第1/3页)

    刘协自掌控邺城以后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眼下他还没有将自己的内廷班底组建完善,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这个天子亲自过问。

    不能什么事都一股脑地全部丢给郭嘉、荀谌。

    如今只是一个邺城的事务而已,若是连这些都搞不定,以后何谈治理国家?

    所以,为了真正配得上“天子”这两个字带来的责任,不负那日告祭太庙时对刘家老祖宗们的说的话,刘协努力开始学习治国之道。

    皇宫宣室。

    刘协看着下方恭敬跪坐着的司马懿,说道:“仲达,奉孝常说你有王佐之才,在辅政治国上要远胜于他。”

    “关于治国一道,你有何高见?”

    虽然刘协对司马懿不怎么感冒,但并不能因此否认司马懿的才学,毕竟他可是能和诸葛亮比肩的存在。

    就连郭嘉私底下也说过司马懿远胜于他,是个大才。所以刘协想要学习治国辅政,找司马懿绝对是没问题的。

    唯一的问题是现在的司马懿这么年轻,有没有十几年后的那种水平。

    天子亲自问治国之道,要是换做寻常人,恐怕脑子一热便侃侃而谈了起来,但司马懿却显得十分镇定。

    “陛下过誉了,臣只有些粗浅见解。”

    司马懿对刘协微微颔首,随后才开口道:“臣闻古言有云,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因此臣以为治国之道,重于选贤举能。”

    “贤才乃国家之宝,古代圣王苦于求贤,傅说为版筑鼓刀之徒,高宗求之,吕尚为渭水一渔翁,文王求之。”

    “高宗文王,智不足否?并非如此,盖国无贤才且不足以为治。鸿鹄之所以能远者,因其有羽翼;蛟龙之所以能腾跃者,因其有鳞鬣;人君之能致治者,因其有贤人而为之辅。”

    “故而臣望陛下,能重选贤臣,强我大汉国力、兴我大汉之天威,方能令四夷臣服、八方来朝!”

    司马懿的这番话没有什么亮点。

    无非就是重用贤才四个字而已。

    老生常谈了。

    刘协也觉得有些没意思,皱眉道:“重用贤才的道理朕难道不懂?朕不是已经颁布了招贤令,不计出身选拔天下贤才么?”

    “这就是你对治国之道的理解?”

    若只是这样,那他对司马懿可就失望了。

    “臣还未说完。”

    司马懿笑了笑,不慌不忙地回答道:“贤才乃治国之基,而君王治国在于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正,国将不国。”

    “太祖高皇帝出身微末,领兵不如韩信,谋略不如张良、萧何,但善于识人治吏,故能击败项羽,成就雄图霸业。”

    “陛下想学习的治国之道,就在其中。”

    司马懿想表达的意思十分简单——君王不需要懂得怎么治理国家,君王只需要会用人就行了。

    御人之道就是君王的治国之道。

    听完这番话以后,刘协才听明白司马懿是什么意思,觉得说得有道理的同时,也明显察觉到这家伙是在夹带私货。

    就差把“我是贤臣快用我”给写在脸上了。

    就这么想进步?

    却在此时,高览进来汇报,张辽求见。

    “宣!”

    很快,张辽走了进来。

    “文远怎么来了?”刘协亲热的问道。

    他对张辽的感观非常好,这是一员六边形猛将。

    八百打十万,还打赢了!

    这种战绩,别说话本不敢写,后世狂拽酷炫吊炸天的网文这样写了,都会被读者往死里喷。

    张辽拱手道:“陛下让末将训练的四千城防军,以及五千虎字军士卒,眼下已经颇有成果了。”

    “哦?这么快?”

    刘协闻言顿时眼睛一亮。

    为了尽快提升张郃高览重组的四千城防军,还有袁熙招募五千义从的战斗力,他把这九千人都交给了张辽去训练。

    如今不过两个月而已居然就成了!

    压下心头兴奋,刘协说道:“文远伱回去准备一下,三日后举办一场全军大演武,朕亲临校场检阅。”

    “优异者可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