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皇极经世大阵图

    第91章 皇极经世大阵图 (第2/3页)

百里郡县的百姓前来献食,又发二十万民夫修筑行宫,这样的君王,离百姓太远了。”

    他吟诵了孟子里的篇章,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而今君已视人如犬马,陈国的百姓会如何看他?”

    李二郎念叨这一句话,脊背下意识坐直了,而后正色道: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好,好啊。”

    “兄台这一句话,就足以饮酒三杯,可惜这里只有茶而无酒。”

    “只是,又该要如何呢?”

    李观一腹诽,这样的君臣之道,他自己又不懂得。

    搜刮了肚子里面的墨水,找到了最万金油也最适合的回答,道:

    “民,水也;君,舟也。”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李昭文眼底亮起光来,抚掌笑道:“好,好!”她觉得眼前少年人和自己极为投缘,自己只是隐隐约约,还没能孕育出来的想法,竟然被他一语道破了,于是更是欣喜,便拉着李观一谈天论地,越说越是投缘。

    觉得李观一有时候似乎不曾读过典籍。

    但是更多时候,却是眼光敏锐,思维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却又自有几分道理,不由抚掌赞叹,两人足足谈论了一个多时辰,仍旧是意犹未尽。

    直到那边有小道士匆匆过来,找到李观一,说祖文远已有空闲了。

    邀李观一去观内稍坐,李昭文起身相送,见李观一一身简单的衣物,忽然一笑,伸出手拉住了那边少年,李观一脚步一顿,感觉到手掌接触温润细腻,那少年微笑着一拉,将李观一拉过来。

    另一只手直接在自己身侧一拽,把腰间那一枚玉佩摘下来,然后放在了李观一的掌心,让李观一手掌握合,把这一枚宝玉握住了,李昭文脸上带着笑意,道:

    “君子如玉。”

    “兄台是天下的奇才,可是缺没有佩戴宝玉,我和兄台一见如故,这一枚玉石还算可以,就赠送给兄台了!”

    李观一见那一枚玉石剔透明净,显然价值不菲,推辞道:“这太贵重了。”李昭文却只是道:“自古名剑英雄,宝玉君子,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宝玉送给兄台,是它的福气,就不必再说。”

    她拉着李观一的手,把这玉佩放好,握住少年的手用力握了握。

    神采飞扬。

    “你我他日,当还有再见到的时候。”

    “那时候一定彻夜细谈,不醉不归。”

    李昭文把手掌收回去的时候,李观一竟然有一种错觉。

    眼前的少年手掌温润,竟然比起手里这一枚上乘宝玉还要温润,就好像和他的手掌细腻相比,这一枚宝玉都要成顽石了。

    李观一看着眼前面白如玉,鬓角黑发微扬,丹凤眼神采飞扬的少年,心中恶寒。

    把自己这莫名其妙的念头一脚踹飞。

    神色镇定,回答道:“那么,他日再见。”

    李昭文顿了顿,终究是少年人,想要展示自己的身份,笑道:

    “兄台不问问我叫什么吗?”

    李观一猜到了眼前少年的出身不凡,却偏偏不接这个话。

    只是抛了抛玉佩,笑着道:

    “同是天涯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郎,你着相了。”

    于是李昭文怔住,对眼前少年人欣喜更甚。

    放声大笑,道:

    “兄台妙人!”

    “好,下一次相见,你可要告诉我,伱到底叫什么!”

    她潇洒转身,摆了摆手,朗声笑道:

    “今日赠君宝玉双垂珠!”

    “他日君子之名,当入我耳!”

    这两句的洒脱和气度,让人很有好感,李观一拱手一礼,就随着那个小道士走远了,那小道士看着少年人手中的玉佩,禁不住道:“这样的宝玉,来我们道观里面上香的香客里面,都没有几个能佩得上啊。”

    李观一笑道:“看起来我这一张嘴,还算是值点钱。”

    道士看着他,想了想,道:

    “师父说,文人嘴,武夫刀,是乱世之火。”

    “先生您两样都有呢。”

    而在李观一走远之后,长孙无垢道:“那玉佩,是中州大皇帝陛下在您三岁的时候亲自赐给你的啊,二郎,你就这样给他了?”

    李昭文装傻道:“啊?是那一枚吗?我忘了。”

    见长孙无垢嗔怒看着自己,才笑起来,道:

    “宝玉算什么呢?只是死物而已!”

    “若是能得到这样的大才,就算是有一整座白玉壁,我都愿意给他,真是绝世的奇才啊。”少女转身,连饮数盏茶,才平复心情,举着杯盏,跃跃欲试道:“如此大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