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进山

    第四十九章 进山 (第1/3页)

    其实唐末走这一条路的人很多,除了朱温,杨行愍,也就是杨行密也是早年上山为贼。

    大唐覆灭是历史必然,无药可救,田令孜几次三番要搞死自己,陈玄烈完全没有心理负担,大唐的荣华富贵自己没享受过,凭什么为大唐陪葬?

    心中有了决断,事情也就好办了。

    商议妥当之后,到了晚上,陈玄烈悄悄来见陈奉先,恰好叔父陈奉礼也在。

    “你要……上山为贼?”陈奉先一听,两眼瞪得如铜铃一般。

    “阿耶别说的这么难听嘛,儿这不是以防万一么?家中只有我一根独苗,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到时候可没人给你养老送终。”

    “你这逆子……我陈家世代为军,没想到真出了一个贼!”陈奉先气呼呼的,“回头,我再娶两个妾室,生十個八个儿子!”

    母亲王氏在陈玄烈还没来这个时代之前便去了。

    “阿耶小声些,这年头还分什么兵和贼?儿只是出去避避风头,到时再回许州不迟。”陈玄烈十分诚恳。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人家黄巢日后的事业也不小。

    “出去避避也好,谁知道许州是个什么光景?”陈奉礼在一旁帮腔道。

    陈奉先还在生闷气。

    陈玄烈并不着急,杵在他面前,一言不发。

    上一辈人经历过大中之治,宣宗在位十三年,整肃吏治,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轻徭薄赋,对外接连击败日趋衰落的吐蕃、回鹘、党项、奚人,纳张议潮,设置归义军,一举扭转大唐国势,百姓安康,天下呈现“中兴”局面。

    百姓称其为小太宗,一直缅怀至今。

    陈奉先心向大唐是他这个岁数人的普遍现象。

    “罢了罢了,为父现在也管不住你了,只盼你有朝一日回心转意。”陈奉先无奈道。

    有朝一日回心转意的还不知道是谁。

    陈奉礼道:“你找到落脚处后,派人来知会一声,报个平安,陈田两家也能搭把手。”

    “田家?”陈玄烈疑惑道。

    “陈田两家同出一源,颍川陈氏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