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开考!

    第23章 开考! (第1/3页)

    到贡院后。

    陆珏先是递交文书,核实身份,然后去偏房等待搜身…

    监考官为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在其进入贡院时都要进行严格的搜身。

    而陆珏本就没想过舞弊之事,清清白白的一个人自然不怕搜身,一套流程下来,他也如愿进了号房…

    号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

    考棚里还为考生准备了一盆炭火、一枝蜡烛。

    蜡烛自然是为了晚间照明,而炭火即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

    毕竟乡试要连考三场,而每场又有三日,考生考试期间与外界隔绝,吃饭问题自然也都得考生自己解决…

    监考官只管考试作弊,至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动作,监考官一概不问。

    蜷着身子在号房内窝居一晚…

    第二日一早,随着锣声响起,也便意味着本届乡试正式开始了。

    号房中的众考生有的惴惴难安,心神不属;有的汗流浃背,忐忑忧虑;当然,也有些是摩拳擦掌,严阵以待的。

    人的多样性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监考官分发考卷…

    陆珏拿到考卷后的第一件事便翻找‘试帖诗’命题。

    乡试三场所考各有侧重,例如八月初九的第一场,试以四书各文、试贴诗一首、经义四首,四书题每道都要写两百字以上,四道经义题则需要写三百字以上;

    十二日的第二场便会试以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文体要求都在三百字以上;

    待到十五日的第三场,再试以五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等等……

    书文、经义、诏、判、表、诰这类考题陆珏有十足的信心,并不放在心上,唯独那‘试帖诗’考的是临场发挥,由不得他不认真对待…

    待看到试帖诗是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为命题时,饶是以他心性面皮也为之一抽…

    之前他曾与姜原研究过试帖诗,也讨论过时政,琢磨着此届恩科可能会以‘改农为桑’之事命题。

    为此,他还搜肠刮肚的寻了好些或是褒政,或是咏物的相关诗词。

    没成想,压错题了……

    陆珏看着‘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命题,以及以草咏情、写出别离、五言八韵等等文体限制,便是头皮都隐隐发麻…

    说好的改农为桑呢?

    说好的时政呢?

    时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