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崔贵妃秘密

    第65章崔贵妃秘密 (第1/3页)

    郑元涛自立为燕王,此事不止朝堂上在激烈议论,就连民间也是有无数人在激烈的讨论着。

    破口大骂有之、义愤填膺有之、心怀敬佩有之,还有极少数人不知为何居然前往投效,只为了搏一个前程!

    酒馆、茶馆、妓院等地方,全都是议论此事之人。

    “燕王自立,这可是大虞立国三百余年来,第一次发生的事啊!”

    “朝廷上那群老爷会有什么办法?”

    “还能有什么?不过是下旨斥责罢了,难道朝廷真的敢和伪燕开战?”

    “嗤……就凭禁军那群老爷?”

    “基本上都是凌晨四五点起床静坐,但……吃饭呢?”

    “唉,又要打仗了。”

    看着这些记录,郑毅眉头皱成了个‘川’字。

    “陈莲苍、贤王爷都能依靠纯阴之气突破至先天境,她身为修士,怎么可能察觉不到?”

    而这崔贵妃,并不是武者,她确实不用吃太多的东西。

    他嘿嘿一笑,继续道:“对了,朝中准备让我等三人前往长安郡观政,二位兄长可想好了去处?”

    而其人出身江南氏族,家资颇丰,在朝中也有不少势力。

    “啧啧啧,如今的禁军,能战之士有个两三千人就烧高香啦~”

    “不对!”

    “大虞已至如此为难之境,尔等居然还想着党争!”

    这其中,有的是真实情报,有的却是被有心之人放出来的幌子。

    “禁军因杨逆谋逆一事,直到现在还没有恢复,靠云州郡兵?还是其他郡兵?”

    他们三人同科一甲,同时入翰林院为官,有同窗之谊,是以经常聚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

    “还好,她对我并没有恶意,否则那晚我都会出事了。”

    崔景浩闭幕沉思,其他人也不敢打扰,盏茶时间后他终于睁开双目道:“陛下厉兵秣马,伪燕又势在必得,开春之后必会有场大战。”

    “王兄!”

    “今日朝堂之上,听闻崔兄之祖父居然也主和,难道他不知道此事一旦施行,乃是我大虞国难!”

    郑毅喃喃道:“崔贵妃这个修士身份,是个雏?也就是个菜鸟?”

    大量翰林院官员、博士聚在一起商议,散会之后他们三人又是聚在一起。

    嗯?

    不对!

    王安世皱眉道:“如此一来,朝廷法理何在?”

    “她一天只吃一顿?”

    第二日告假外出,将写好的密信放于城隍庙内土地爷神像背面。

    “承认伪燕为王?”

    不多时,就有要饭的乞丐来到此地,趁人不注意时将这张密信拿走,又送到了某处隐秘之地。

    “届时不管是陛下大胜,还是伪燕自立,我崔家都有好处可拿,明白吗?”

    “辟谷!”

    崔景浩迟疑了一下,还是摇头道:“千年紫参……”

    郑毅皱眉道:“按照赵希正老爷子来说,后宫地处凡俗,灵气稀薄,根本无法供给修士修炼……”

    “选秀……!”

    三百余年前,大虞初立,开国皇帝郑明森分立诸王,拱卫京城。

    “长安郡衙?”

    郑毅眼神突然一动,仔细查看记录。

    “冰儿也不知为何,贵为贵妃,直至现在腹中居然无一儿半女。”

    “在我看来,朝廷还不如承认燕王之位,借燕王之手剿灭乱民,再前往沧龙江,与徐大将军一同,抵御武国,此乃上策!”

    “老夫在朝中已经为他们说过好话了,这十根千年紫参,便是报酬。”

    崔景浩招招手,示意所有人都坐下。

    “我等如今只是个六七品小官,若是终有一日谁能成为那一二品大员,甚至进入内阁议事,再有此事,还不是诸位说了算?”

    他的身份,毕竟是贵妃!

    若是有此开端,天下必将大乱!

    “她也是意外获得修真传承?又因为贵妃的身份,才不得不待在后宫?”

    “嘘……你忘啦,陛下将杨逆抄家,听说抄了好几亿两白银呢!”

    大厅内,亦有七八位官员等候多时,都是朝中紧随崔家的三品官员。

    “格局小了,我邻居的姑母的哥哥的小妾的二叔的儿子在宫里当太监,听他说抄了一百亿!”

    崔夏昭摇了摇头道:“长安郡大旱三年,听说境地十分凄惨。家父说过,我等三人前往长安郡观政乃陛下钦点,拒绝不得。”

    锦衣卫!

    锦衣卫组建两年时间,早已将城中诸多六品以上大员府中尽数见识。

    民间各色消息乱飞,流言繁多,几乎每一天都换一个说法。

    “难道说……崔贵妃也是一位修真者,利用辟谷丹或者其他方法,才能做到四五日只吃一顿饭?”

    “神机营?那是干什么的?”

    “若是贸然退了,损失极大,不若……”

    而现在,伪王郑元涛居然想以此来要挟朝廷,立他为诸侯王。

    这些记录的内容中,崔贵妃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静坐、看书、练字,偶尔前往御花园等地散步。

    “大虞复兴,全赖陛下一人之身!”

    “若是我去的话,必选长安郡衙,以自身所学助长安郡赈灾,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而另外两人,却有另外不同的看法。

    翰林院内,新任翰林编修王安世起身激动道,双手摇晃仿佛在发泄自己的怒气一般。

    “你……!”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