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种子与蔬菜

    第31章 种子与蔬菜 (第1/3页)

    农历十月二十八,又轮到十里营大集。

    街里的积雪被人踩马踏车轮轧,好不容易融化,又在北风的吹拂下,冻成一道道冰渣,走起来相当的滑。

    余阳裹着军用棉大衣,戴着火车头帽,双手抄袖,小心翼翼的跟在二哥身后,左瞧瞧,右瞅瞅。

    今天赶集的人挺多,卖菜的摊子也挺多。

    但不知是谁带的头,菜贩子们的吆喝,跟以往有很大不同。

    “西边高速又翻车了,这可是送往京城啃得鸡的新鲜土豆!”

    “我这芹菜,全聚得烤鸭专门订购,如果不是高速翻车,我能便宜卖?”

    “白菜咋了?若非高速翻车,你们能吃上一毛钱三斤的大白菜?!”

    而往里走走,余阳发现不止菜贩子在喊。

    “鞋垫,供给京城大润发的防臭鞋垫……你闻闻,香喷喷的,幸亏高速翻车了,不然咱们还真见不着这好东西。”

    “羊绒衫,鄂尔多斯送货的车翻了……”

    “兄弟,不怕告诉你,这批加绒皮鞋可是温州皮革厂送往京城百老汇的新款,若非车翻了……”

    余阳听着叫喊,走到集市的一半,就感觉满脑子都是高速翻车了。

    “你们这么搞,如果被高速、交通、路政的领导听到,也不知他们还能不能睡得着。”

    当然,谣言止于智者。

    之所以发生这种现象,或许是领导们刻意为之,用这些假翻车,掩盖‘豆苗真翻车’。

    余阳琢磨琢磨,感觉还真有这种可能。

    随后跟着二哥,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街里的种子站。

    以前的时候,种子站跟农机站、林业站、畜牧站、水利站、供电站等等,都是事业单位。

    后来许多地方改革,种子站变成私营,站内的技术员辞职,成了小老板。

    在另一个时空,余阳泡发豆芽,就是请教对方,方才做出了模样。

    包括自家现在种豆苗用的种子,也是从这里采购。

    至于菜贩子以‘十斤黄豆换一块豆苗’,积攒下来的众多黄豆……

    其实那些大豆,绝大部分不能当种子。

    这涉及品种、出苗率、病虫害、杂交种、年产量等问题。

    比较复杂。

    …

    迈入种子站。

    曾经的农技员,现如今店老板,起身招呼:

    “余老板,怎么有空过来了?”

    “来瞧瞧种子。”

    “咋啦,我给的大豆种,不好?”

    “还可以,目前种着没出问题。”

    “那就好,乡里很早就嘱咐过我,您那豆苗产业正处于创业期,咱这种子供应一定要把好关,因为一旦出问题,对您,对我,对乡里,对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