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咱十里营没那么乱

    第72章 咱十里营没那么乱 (第2/3页)

    县里再出资3600万,打造蔬菜交易大厅。

    同时,当地又出资5000万,以及给农户贴息2亿贷款,用于扩建16个蔬菜基地。

    如此强力的支持,令穷的叮当响的平东县,瞬间压力山大。

    这种感觉,就像临近过年,富人给孩子砸钱买买买,穷人却只能给自家孩子纳一双千层底布鞋。

    所以,县里召开憋屈会议。

    商讨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让三元农业快速崛起。

    而会议室的黑板上,已经罗列出众多蔬菜的市场状况。

    比如黄瓜。

    80年代中期,寿光刚起步的时候,种的就是黄瓜。

    那一年,寿光的黄瓜,卖到了20块钱一斤,并且供不应求。

    以至于第二年开始,想赚大钱的人,纷纷投资塑料大棚种植黄瓜。

    然后黄瓜大丰收,冬季价格暴跌到2块钱一斤。

    总的来说,三元农业若想凭借黄瓜赚大钱,很难。

    比如韭菜。

    寿光的韭菜种植保有量,至少10万亩。

    以最普通的品种计算,每亩每茬收割2000斤,等到腊月中旬,至少有2亿斤韭菜上市。

    再比如青椒、花菜、西红柿,寿光也在增加种植面积。

    不过,即便如此,东方依旧严重缺少蔬菜。

    一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二是塑料大棚种出来的东西,成本高,售价高,许多家庭消费不起。

    就像豆苗。

    三元农业之所以能卖出去,那是因为冬天没人种植,市场处于一片空白,人们都想尝尝鲜。

    现在一个多月过去,尝完鲜的人们,哪还会经常买。

    “所以,要找一个类似豆苗的蔬菜,才能确保三元农业持续高利润发展。”

    县主管定下议题,秘书凑上前。

    “领导,黄乡长来电。”

    “什么事?”

    “东山府的警察,跑去了十里营,应该是为了处理打砸蓝海国际贸易投资公司的事。”

    “这么说,是要抓余阳?”

    “极有可能。”

    “让咱们的人,先把余阳抓了。”

    秘书了然,因为这是保护余阳,“用什么名义?”

    “集资啊,漏税啊,随便找个,反正不能让东山府的带走。”

    坐在旁边的副主管,闻言迟疑道:“领导,三元农业正处于产业调整时期,咱们抓了余阳,虽然为他好,但耽误事啊。”

    “也对,那就让十里营派出所,把东山府的这些客人抓了。”

    “理由?”

    “假冒警察。”

    “好!”

    “等等,让县武部也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