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大明京报,震动京师

    第三十五章 大明京报,震动京师 (第2/3页)

定会极力支持。他与王廷相联手,可谓珠联璧合。”

    杨廷和连连点头,言道:“还有那何鉴,五年前,其拜左佥都御史,往河南、湖广、陕西阅实户口,得隐瞒户口二十三万五千余,其为官清廉、正直,为事干练,他领刑部,内阁也能轻松一些。”

    梁储抬手指了指宫门方向,在一旁引路:“何鉴少年时便胸怀大志,曾言‘出而不忠于君,入而不孝于亲,岂不惭负天地羞七尺之躯哉’。多年不见,倒有些想念他们了。”

    杨廷和淡然一笑:“相逢不远,走吧,今日朝会事繁,已快午时,买一份京报再回衙署再用餐。”

    大明门外,搭建了一座小小报亭,报亭外漆为赤红,又被称之为赤亭或红亭,类似这样的红亭在整个北京城内,总共有八十个,分布在各个坊间与要道之处。

    亭外站着名锦衣卫军士,不远处还站着十几个孩童。

    亭内则是一位四十余岁的妇人,身着简朴。

    李东阳看了看,对亭中妇人问道:“京报在何处?”

    妇人道:“回官爷,京报已送至红亭内,只是时辰未到,军爷不给钥匙。”

    李东阳指了指不远处聚在一起的孩子,问道:“他们是?”

    妇人回道:“这些人是红亭招募来的卖报小郎君,皆是苦贫人家的孩子。按照京报司规制,京报只能两成放在红亭寄卖,剩八成则交这些卖报小郎君走街串巷寄卖,其售卖所得造册之后,悉数给其补贴家用。”

    李东阳、梁储愣了下,眼神中充满赞赏之色。

    杨廷和颔首,提议道:“陛下此举意在扶持困顿之家,原以为只是京报,不成想背后竟有如此文章,既是如此,我等就不在这红亭购买,去一旁等这些卖报小郎君推售,如何?”

    李东阳、梁储没办法拒绝,谁都想落个好名声,给百姓困顿之家的孩子一点钱,权当是善行,至于红亭收入,那是要进入京报司的口袋,皇帝的口袋。

    现在,皇帝不差钱。

    刘瑾家一大笔钱进了内承运库不说,他派去抄焦芳、张彩等人老家去的人,回来就没送给户部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