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①①

    152 ①① (第1/3页)

    ≈ul css=tent_ul≈

    炎拓的猜想没错, 聂九罗一旦有事可忙,生事的概率就大大降低:别说走出小院了,简直是长在了工作台边, 连下楼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炎拓在一楼的客房里住下来,其实需要他忙的事已经很少,但他不敢离开,毕竟聂九罗的情况并不稳定——看似不闹事,但一闹起来就是大事。

    老蔡隔三差五过来一次, 到底是在“筹备个展”,得有个繁忙的样子、让聂九罗看到进度,这样才显得真实——费用已经不需要他操心,在做戏上还不积极点,心里过意不去。

    第二次过来的时候, 正赶上聂九罗出了第一批图稿, 老蔡随手拈起一张看,心里突地一跳, 又把剩下的几张都拿过来, 走到窗前对着日光细看。

    看完之后,下楼找炎拓。

    炎拓正在灶房里剥毛豆, 这是卢姐看他闲得实在发慌,丢给他打发时间的活。

    老蔡问炎拓:“阿罗都是去哪儿闭关揣摩的啊?”

    炎拓对雕塑造像的所知也有限,于是含糊以对:“也就敦煌、龙门, 麦积山一类的。”

    老蔡哦了一声, 若有所思, 又问:“有拜个师父什么的吗?”

    所谓的“拜师”,不用行礼入门那么复杂,指的是有人从旁点拨。

    炎拓看看老蔡, 又看他手里的几张画稿:“怎么了?”

    老蔡把画稿递给他,又从手机里翻出一张画稿图片:“这是阿罗去年画的,你看有什么区别吗?”

    炎拓看了又看:“都挺好看的啊。”

    真是外行看热闹,老蔡把画稿拿回来,懒得多做解释:“总觉得,比之前更流畅了似的。”

    其实这说法太过笼统了。

    老蔡的真实感觉是:聂九罗以前的画稿,是一笔一划“画”出来的,再工整精致,也只是画稿而已。但这次这几张,线条一气呵成,半点滞塞都看不到,像是直接从笔头生长出来的,即便已经画完了,还意韵不尽,仿佛仍在生长中。

    看来这几个月的闭关,乃至走火入魔,还是有点成效的嘛。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老蔡往小院跑得明显频繁,不是做戏式的那种,是真勤。

    聂九罗脾气大,做事时不喜欢有人在边上打扰,即便是屏息静气进出都会遭呵斥,于是老蔡在工作台边架设了摄像机远程观察。

    看她起稿的运笔——有几次,他感觉完全是无章法的胡画,但呈现出的,真的就是上手可用的稿子。

    看她对龙骨的掌握——不是从前那种一板一眼地搭骨架了,有时候,他甚至觉得骨架搭得不行,可是一堆上泥,形体即刻间呼之欲出。

    看她塑形的手法——其实手法已经不太重要,关键是出来的效果。

    有一次,镜头正对着塑像的人脸,卢姐打扫卫生时从老蔡身侧经过,吓得啊呀一声,然后笑着给自己解嘲说,看到一张脸往屏幕上挤,还以为是个活人呢。

    老蔡坐不住了,又特意去找了一回炎拓,旧话重提。

    ——这几个月,是不是有人系统性地在给聂九罗做培训啊?

    炎拓不蠢:“你是不是觉得,阿罗的水平上去了,进步得还不少?”

    老蔡没正面回答,但话里话外,还是流露了些真实想法:“我是觉得,这个展要是来真的,也不是不可行。”

    这话听得炎拓心中一动。

    一般认为,人在出生的时候,会从胎里带出些天赋,比如有人擅作画,有人擅写曲,有人对数字极其敏感,有人对代码一点就透——因为解释不出原因,所以笼统以“天赋”称之。

    聂九罗原本的业务水准,在老蔡眼里显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但现在,得到老蔡这么高的评价,甚至都具备了“个展”的资格,是因为她的“二次出生”,带出了一些新的天赋吗?

    还有,聂九罗是做雕塑的,而公认雕塑的租师爷是女娲,硬要攀扯关系的话,她这一次算是女娲的“直出”呢。

    老蔡越说越兴奋:“我再观察观察,她要是发挥稳定,这次真能给好好运作运作,毕竟业内对她没期待,很容易一鸣惊人、打出名姓……”

    炎拓没想到歪打正着,这全盘造假的“个展”,还真偏上正轨了。

    可是,这么一来,他就更寂寞了。

    卢姐在早晚和三餐时段可以上二楼,因为她负责打扫和收送餐。

    老蔡在约定好的时段也能上二楼,因为他要跟聂九罗讨论未来个展的主题、展馆、布展。

    唯有炎拓,跟聂九罗的生活和事业都挂不上钩,见她师出无名,成了院子里唯一多余的人。

    公司的事有专人打理,需要报备到炎拓这里的不多,他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反而是给卢姐打下手,剥剥毛豆,剪剪虾须,理理青菜,削削土豆。

    真是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家政。

    约莫半个月后的一天,余蓉给炎拓打电话,问他这头的进展。

    炎拓正在给蛤蜊浸水,伺候这玩意儿吐沙,意兴阑珊回答:“没进展。”

    然后把情况给余蓉说了。

    余蓉大感意外:“这样不利于聂二的恢复吧?你得多跟她聊天,帮着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