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大理寺案2

    34 大理寺案2 (第2/3页)

自己来。”她极快地擦干净嘴,朝着他转了转脑袋,让他检查。

    “君后满意了吗?”

    赵玉珩笑了,“很好,很乖。”姜青姝也笑了起来。

    随后,二人在凤宁宫的庭院中慢悠悠地吹着风散步,权当做消食,姜青姝望着天上的一轮上弦月,问道:“三郎平时有想念过宫外吗?”

    他说:“想过,不过也无甚可想。”&34;为什么?&34;

    “臣十七岁入宫时,每日都想离开此地,时间久了,渐渐明白,宫内宫外无非皮囊所限,便是去了宫外,又能做什么呢?&34;

    世家子弟骑马、狩猎、宴饮,那些皆不是赵三郎所爱。就算出宫又能怎样呢?

    赵玉珩说:“臣如今已经开始慢慢接受了,其实每日这样看着陛下在前朝努力,臣心里也很高兴,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实现夙愿的方式?&34;

    她可以实现他的夙愿。他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理想。

    姜青姝偏头看他,轻轻一笑,“三郎和朕有同样的心愿,既然如此,那三郎就一直看着朕吧,不要离开。&34;

    “臣会好好看着七娘的。”

    赵玉珩在月下拉着她的手,把她拉到怀里来,远远侍奉的许屏看着这一幕,心中只道好一对璧人,可真般配啊。

    他摩挲着她的耳后,观察着她的脸色:&34;陛下困了么?&34;

    &34;咽。&39;

    这几日每天都被他逼着早睡,现在她的生物钟真是被硬生生扭了过来,到点就困,想熬夜都熬不了。

    就算是穿越之前,她的作息也没有这么健康过。跟赵玉珩在一起,真是养生到了极点。

    姜青姝又与赵玉珩说了一会儿话,便转身去沐浴更衣,随后就歇息了。

    翌日。早朝时分,有大臣奏报了三件事。

    首先是青州丹柏县连降暴雨,庄稼冲毁,百姓房屋被毁,大量灾民涌现别的县。

    张瑾冷淡道:“户部尚书即刻准备赈灾事宜,着令青州刺史安顿流民,抚恤农户,谨防地方暴动,待水灾停歇,重新统计人口,不得有隐户。&34;

    户部尚书崔令之连忙出列,“是。”

    张瑾又道:“有旱涝不报,主司应言而不言,令当地县尉杖七十,革职问罪。流民逃蹿,郡守或失察、或隐瞒不报,罚俸一年,允许将功补过。&34;

    吏部尚书连忙应道:“遵命。”

    在处理地方灾情这方面,张瑾已经很有经验,安排得有条不紊,姜青姝在这方面反而不是很懂,看着他安排,暗暗记下他方才的话。

    随后便是御史台谏言。

    宋覃果然对女帝的床帏之事十分执着,再次提议女帝选秀。

    宋覃言辞激动:&34;如今后宫空虚,君后体弱,陛下膝下并无子嗣,宜尽早遴选合适的官家子弟,为陛下开枝散叶。&34;

    姜青姝:“……”真的是够了。

    姜青姝:“此事不急。”

    宋覃:“陛下!这不仅仅是陛下家事,涉及皇储,更是国之大事!君后既然四年无法被陛下诞育子嗣,陛下便要尽早选秀,切不可敷衍了事。”

    姜青姝眼皮子跳了跳。

    赵柱国今日来上朝了,此刻已经有些不满,冷哼道:“陛下还年轻,岂能耽于后宫!宋中丞大可不必如此着急。&34;

    宋覃身为十年都得不到提拔的御史,可谓天不怕地不怕,冷静回怼:“赵柱国此言差矣,君后体弱,若皇室血脉延续皆系于君后一身,也不知君后可否担得起?&34;

    谢党有大臣开始动女帝后宫的心思,连忙出列道:“臣附议,宋御史所言极是。”话音刚落,便看到谢尚书在瞪自己。

    那大臣:&34;……&34;

    对方一头雾水地摸了摸鼻子,不明白自己哪句话说错了,能给女帝后宫塞人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谢尚书看起来有点生气了?

    其他几个世家也纷纷出列,发表自己的看法。

    大多数人是赞同的。

    毕竟如今女帝后宫只有君后一人,实在不利于局势平衡,有时枕边风的效果还是很重要的,谁都不希望这便宜让赵家独占了。

    姜青

    姝听得简直脑仁疼。

    果然,每个皇帝都受不了大臣插手后宫之事,但是每个皇帝或多或少都要经历这种场面。

    最后她折中道:“众爱卿所言,朕已明白。可而今国库空虚,朕忧心地方涝灾,无心选秀,礼部尚书可先将选秀事宜列出条陈,容朕仔细斟酌。&34;

    礼部尚书一拜:“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