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子衿阁开业

    第七十三章 子衿阁开业 (第3/3页)



    苏宁筠小心地拿起其中一只瓷碗道:“这是出自慈城陶家窑厂的秘色缠枝石榴纹笠式碗,陶家窑厂的秘色瓷堪称一绝,此套碗盏又是精品中的精品,每年出窑的套数,一只手怕是都能数得过来。”

    “这釉色青碧润泽,纹路典雅大方,确实是难得的佳品。请问这套碗盏可是陶先生所作?”一位身着绛红色褙子的夫人出声询问,她一脸欣赏地看着这套瓷碗,明显是懂行之人。

    这位是国子监司业黄大人的夫人,黄大人最喜品茗赏瓷,夫妻二人相伴多年,这位黄夫人耳濡目染,对着瓷器也是有着不俗的品味。

    苏宁筠唇角挂上了恰到好处的微笑:“黄夫人好眼力,这套虽不是陶先生亲自所作,但却是他亲传弟子所作,已有陶先生八九分的功底了。陶先生如今年事已高,已经很少再出来烧瓷了,不过他总说他这亲传弟子已有后浪之势。在慈城,也已无人不知这小陶师傅的名号,他的作品也已千金难求。说句托大的话,若非我外祖家与陶家有旧,怕是今日大家也见不着这两套碗盏。”

    苏宁筠话音刚落,不远处却传来一声低微的“哼”,声音很轻,不仔细听很容易忽略。可一旁角落里一直在默默观察众人的苏幼筠却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个声音,她寻声望去,见一个一袭水红色掐腰广袖长裙,满头珠翠,容色艳丽的姑娘一脸不屑地撇了撇嘴。她身旁一个打扮富贵的夫人也听到了她的声音,转头朝她瞪了一眼,那姑娘忙收敛了神色低下头去。

    而苏宁筠却并未注意到这边的小插曲,自顾介绍着面前的瓷器,时不时的还与询问的夫人们闲聊两句,气氛很是融洽。

    趁着众人未注意,苏幼筠悄悄挪到燕瑶身边,小声问道:“瑶儿妹妹,那穿水红色衣裙的姑娘是哪家小姐?”

    燕瑶顺着她的眼神看去,脸色古怪道:“那是广平侯家的姑娘,也就是我舅母的娘家侄女。这姑娘傲着呢,幼筠姐姐你可得离她远一点。”

    苏幼筠不解燕瑶为何要让自己离那姑娘远一点,但也直觉这姑娘不太好惹,此刻也不便多问,只点了点头,站回一旁陪着客人。

    这些夫人小姐来前都只觉得是卖燕夫人一个面子过来捧个场,却不料进了这铺子深觉里面别有洞天,各个流连忘返。一群人竟是待到午时才纷纷离去,走时自是买了不少东西。而那两套秘色瓷的碗盏竟是都被那黄夫人以高价买走,走前还不忘嘱咐若是再有这等上好瓷器定要叫人通知于她。

    众夫人走时,燕瑶特意悄悄留在了后头,趁人不注意时从袖中拿出了一个小荷包塞到了苏幼筠的手里,耳语了一句:“我哥让我带给你的,说是祝贺你开业的。”

    说罢,朝苏幼筠眨了眨好看的杏眼,戴上幂篱,快跑两步跟上了母亲。

    说了一上午的话,苏宁筠只觉口干舌燥,端起桌上几乎未怎么动的茶水正欲猛灌了两口却被苏幼筠夺下。

    “这茶水都凉了怎好入口,去隔壁我们自个儿的屋子,我让秋云备好了茶水和午食,姐姐你快去歇一会儿吧。这里有我处理就好。”苏幼筠将苏宁筠推搡出了屋子,又唤人过来将屋内重新清扫干净。

    待人都出去后,她才从袖中拿出那个小荷包,打开一瞧竟是一个拇指大的黄金貔貅。貔貅做得栩栩如生,两只眼睛上嵌的是两颗小小的黑玛瑙。荷包里还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八方来财入貔貅,财到腰包喜上眉。

    看着这打趣的话语,苏幼筠不禁“扑哧”一笑,有些嗔怪地嘟哝道:“我哪里这么爱财了,真将我当貔貅了。”嘴上虽带着些嗔怪,但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苏幼筠将东西放回荷包,贴着心口小心收好,随后也去了隔壁姐姐那边一同用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