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新建庇护所

    第390章 新建庇护所 (第2/3页)

据实际情况选择图纸交给专业人员进行施工就可以了。

    基本上所有的庇护所都要求最浅层需在地表土壤的三米以下,甚至五米,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热量阻隔效果,同时也可以利用地下恒温条件。另外就是所有的庇护所必须要做到门户可以完全封闭,当地表出现径流或者是洪涝的时候,不至于会水源倒灌而导致整个庇护所被淹没。

    至于说庇护所内部的气体交换,则是通过超出地面三十米甚至更高的“烟囱”来实现。

    根据庇护所的等级大小,烟囱的数量、高度以及围度都是不一样的。像三五万人的庇护所,不仅需要十数根主烟囱和数十根副烟囱,而且主烟囱的换气通道直径需要达到三米以上,同时烟囱还必须能够发挥瞭望、警戒乃至一定的战斗功能。

    当然,小型庇护所,包括一两万人那种,要求就不会这么高了。

    嘉州因为人口数量的原因,是按照两座十万人以内的大型庇护所标准并联修建,亏得有原来的庇护所作为底子,不然以目前的条件和物资,恐怕很难完成。

    因为末世大环境,各地修建这种地下庇护所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像有些地方如果实在不具备修建庇护所的条件,当地政府就会层层上报,然后由更高一级政府机构来进行协调。

    另外,并不是所有省份都有资格自行修建庇护所的。

    琼海、西广、东广等省份的沿海区域,尤其是那些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统统被高层下令即刻搬迁,由国家统一进行大区域安置,小范围内则是由安置地政府跟搬迁地政府进行协商,或统一合作或划区域治理。

    如果说修建样式几乎统一的庇护所大家还能接受的话,那么沿海低海拔地区一律迁徙就让很多地方的人产生了不满。

    是,海里出现的变异兽好像越来越多了,可只要胆子够大的话,退潮时去沙滩捡一波至少可以让全家人填饱肚皮吧?即便有人在赶海的过程中丧命,但因此而死掉的人和因此而养活的人一对比,就会发现赶海对于生活在海边的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