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三来一补,内地建厂

    第151章 三来一补,内地建厂 (第1/3页)

    王磊只是说大伯在期货投资中损失惨重,没有说具体数额。

    一下子赔掉四个亿,资本社会的人怎么这么有钱?

    这一刻,白茹大脑一片空白。

    对她而言,别说四个亿,四万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林先生很抱歉,以这样的方式见你。”

    大学毕业不久,突然成为企业负责人,王磊尚未练就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经商基本素养。

    刚刚见面,王磊不等林凯峰询问,主动将自己的艰难处境讲了出来。

    恳请林凯峰看在大家都是龙国人的份上,帮他联系安德鲁。

    只要能渡过这次难关,王磊愿意拿出大量资金对国内进行投资。

    通过修桥铺路,修建学校更方式,报答林凯峰的帮助。

    王家面临的内忧外患,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

    钱。

    得不到银行资金拆借,两千余人的服装厂很可能会面临破产。

    “我可以帮你联系安德鲁,也可以说服他,通过个人影响,让港城的外资银行向你们家的服装厂拆借资金。”

    “不过这样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林凯峰坐在沙发上,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大伯抽掉大笔运营资金购买石油期货,进而导致服装厂的资金流崩坍。”

    “现在由你经手服装厂,有信心将以前流失的客户,重新拉回来吗?”

    “就算能将老客户重新拉回来,你有足够多的筹码,确保英资银行不会提前收贷吗?”

    面对林凯峰提出的两个问题,王磊哑口无言。

    林凯峰说道:“港城是个非常现实的资本社会,金融机构从来都是只认钱不认人。”

    “讲究晴天送伞,雨天收伞,你的公司情况越不利,他们越会雪上加霜。”

    “安德鲁可以通过他的贵族身份影响英资银行向你借款,但拿到这笔钱,不代表服装厂就能够高枕无忧,任何地方,都有着强龙不压地头蛇的情况。”

    林凯峰直中要害。

    王家在港城属于外来户,不但根基不稳,而且人脉关系少得可怜。

    如果真的有其他的人脉关系,王磊又岂会联系林凯峰帮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