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好人就该被拿枪指着?

    第94章 好人就该被拿枪指着? (第1/3页)

    黄巾一场大胜,也意味着半个渔阳郡变天了,除非大汉朝廷再度收复故土,不然至少渔阳、平谷、犷平、潞县四地的话事人,就彻底变成了黄巾。

    而黄巾对地方的治理,并没有因为地盘扩大而松懈,反而越发的严谨。

    有了此前三个月的组织建设,这让黄巾有能力对地方展开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比如这次大战之后,黄巾就对治下所有地区开使推行民籍制度。

    现在开始,所有黄巾统辖的百姓,都要开始划分民籍类型,比如在战后被放回犷平的胡萄,就面临着这样的选择。

    自己究竟是该选择落户军籍,还是落户匠籍呢?

    “乡亲们听好咯,咱们黄巾在每一村,都要定军户二十,军户需出青壮做黄巾预备兵,平日在本村要接受什长组织,五日一小操,十日一大操,若是打仗了,那当然也是要随军出征的!”

    犷平所属一个小村落里,被分配来这里的黄巾什长,正在向村民们宣扬黄巾的政策。

    这些内容,不仅仅是人群里的胡萄听得认真,其他村民们也都是瞪大眼睛。

    突然从大汉子民,到现在接受黄巾治理,他们心里还是挺新鲜的。

    作为平头百姓,他们不在乎上面是黄巾还是大汉,他们更在乎谁能让自己过得更好。

    而黄巾来了之后,做的事情,就一下就俘获了穷苦大众的心,在农业时代,分田永远是最简单直接且有效的拉拢百姓手段。

    当田分到自己手里,当黄巾许下废除一切苛捐杂税的时候,老百姓们想不支持都难啊。

    尤其是黄巾的那些督卫兵,时不时就来到村里给乡亲们宣导思想,让乡亲们全都把大汉朝廷和世家豪强当做敌人,完全已经和黄巾是同仇敌忾的状态。

    只不过如今听到黄巾的军户政策,村民们多半还是比较犹豫。

    毕竟当兵打仗是要死人的,以往给大汉服役,大家最怕的就是兵役,虽然黄巾是义师,对百姓也是真的好,但要大家主动去当军户,他们却未必愿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