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你猜我猜?

    第十五章 你猜我猜? (第2/3页)

晒。”

    “喏。”

    小福刚离开脚步又匆匆而来,“殿下,薛延陀使者来见。”

    李承乾颔首道:“是来问和亲之事吗?”

    “嗯。”小福点头道:“现在宫里都在传言,说是这一次真珠夷男可汗带了十足的诚意要来和亲。”

    李承乾气馁道:“传言而已。”

    说来小福以及东宫的宫女们对弟弟妹妹都已有感情了,现在大家的共识都是和亲就要嫁公主,嫁公主出去就是分离。

    多多少少对这种事还是很抵触的。

    古往今来多少次前例都证明了,所谓的盟约在建立之前,是大家心中的希望。

    可是在盟约建立之后,这种盟约往往就是用来撕毁的。

    所以可以得出,所谓盟约就是用来毁约的,和亲有必要吗?

    这一点可以从李世民与突厥可汗的渭水之盟说起。

    李承乾手中拿着一卷书,一手撑着下巴,斜靠着扶手思索着。

    宁儿安静地走来,适时给殿下倒上一碗热水。

    李承乾从书卷上收回目光,道:“宁儿姐?”

    宁儿应声道:“嗯?”

    “再过两月,秦岭南路与两淮的茶叶也该采摘了。”

    李承乾低声嘀咕了一句。

    眼下,满朝文武都在打探,关于陛下对吐谷浑的态度。

    而东宫此刻还在为生活发愁,宁儿拨动着小算盘,盘算许久道:“东宫现在的盈余还剩下一个月。”

    至于国事?能不掺和就不掺和。

    作为太子安分守己也是要素之一。

    期间倒是发生了一件事,因东宫反悔了对赵节任命,对于储君这等出尔反尔的行为,有言官向陛下进谏了。

    进谏目的无非就是诉说长广公主这些天以来的苦楚,还请求陛下将赵节从凉州调回来,斥责东宫储君言而无信的行为。

    赵节的事确实给东宫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可李承乾也不想在自己的身边埋着一颗会谋反的种子。

    宁儿低声道:“不过事后,许国公与河间郡王一起去见了一趟长广公主,第二天那位向陛下进谏的人,跳入曲江池自尽了。”

    “自尽了?”

    李承乾搁下手中的书卷皱眉道。

    宁儿低声道:“第二天他的尸首就浮在了曲江池的水上,大理寺收了尸之后,断定此人是自尽的。”

    李承乾颔首道:“舅爷这是又帮了孤一次。”

    宁儿笑着点头,“东宫储君岂是这些人可以轻易议论的。”

    这让李承乾感觉无所适从,自己还什么都没做,就有人提前将事情摆平了。

    而且东宫还不能表达任何的看法,只能任由事态发展。

    那还能怎么办?

    难不成孤自己再去向父皇求情让赵节从凉州调回来?长广公主与东宫各自退让一步?

    这岂不是越活越回去了?

    李承乾道:“有些事情东宫无须解释,越是解释越对东宫不利。”

    宁儿又一次有了欣慰的笑容,道:“殿下说得是。”

    “还有一事。”宁儿接着道:“李淳风道长将孙思邈道长的下落告知了陛下,陛下派人去寻,确实也找到了孙神医,只不过孙神医拒绝了陛下的封赏好意。”

    “孙神医在关中?”

    “听闻是在灞上一带闹了疟疾,疟疾不除孙神医是不会离开的。”

    两人正说着话,有宫女小步而来,“殿下,热水好了。”

    “嗯,孤洗个澡。”

    太子是个爱干净的人,每日都要洗澡。

    刚走入后殿,李承乾看着木桶中的水还在冒着热气,见宁儿已将要换的衣服放在了一旁。

    “宁儿姐,你去殿外等着吧,往后孤洗澡的时候,你不用陪在左右了。”

    “嗯?”宁儿有些讶异,可看殿下的神情,她又释然一笑,“喏。”

    走到殿外,宁儿关好了殿门,就守在门口,也不让其他宫女走入。

    殿下已不是当初了,那时候的殿下还是个孩子,或许不用避讳这么多。

    如今殿外已经十五岁了,说明殿下已知人事,也懂得男女之别了。

    或许殿下很早就知道了,只不过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