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埋入土中的过往
第四百八十一章 埋入土中的过往 (第1/3页)
爷爷那一代的人都走了,一个时代也就结束了,关于前隋的那一切,也都被埋入了土。
关于当年的一切,也都成了土。
只剩下人们口耳相传中的故事,或者是当年留下来的些许传说。
李承乾在护卫的保护下,走入安宁村中,想着如今的大唐格局,其实长安城也好,关中各县也好,现在的形势很适合用街道与片区来规划。
长安城的一个个坊市,与关中的一个个县,就是街道与片区,只要再加细分就可以。
不过大唐的治理规划,需要依照眼前的形势因地制宜来安排。
换言之,先进的治理方式不一定适用这个时代,适合当下的,才是最好用的。
李承乾见到了戴着斗笠正在散步的父皇。
李世民道:“你怎么来了?”
“听闻父皇回来之后,整日郁郁寡欢,都不找老将军们喝酒了。”
李世民板着脸,“要是朕与那些老兄弟喝酒,你的御史会弹劾朕的。”
李承乾笑呵呵道:“最近身体如何?”
“都是一些旧病,东阳每隔半月就会来看一次,无大碍。”
父子两并肩走了两步,李世民又道:“朕在这里寄情山水也很好,你休要拿那些国事来问朕。”
言罢,话语一顿,李世民又补充道:“烦。”
李承乾揣着手,道:“现在朝中休沐了,儿臣也没有国事要与父皇说。”
“运河漕运建设的事如何了?”
“还挺好的。”
“你打算让御史台增加官吏,放到运河各地?”
“起初是这么想的,河道属工部,儿臣打算在工部下再开设一个官邸,并且在运河沿线增设官邸,从根本上建立一个更完备的方略。”
“这就是你要改变朝中六部的计划?”
“大致如此。”
李绩走在皇帝父子后方,说是不要提国事,说了就烦,但再听话语声,每一句话都在说国事,还是太上皇先问的。
李承乾与父皇用着中午的饭食。
“凡事不要着急,当年杨广建设运河就是太着急了,才会害了他自己。”
虽说开凿大运河导致前隋时期民怨四起,但这种事也不能全怪在运河上。
谁让杨广当年下江都,带着十万兵马游玩,十万兵马就是十万张嘴,去一个地方就将一个地方吃空,大抵上也有这种原因吧。
李承乾笑着道:“儿臣不着急。”
“父皇,皇兄!”
听到话语声,李承乾抬头道:“是临川啊。”
临川带着笑意,也在饭桌边坐下来,她看着饭菜道:“好简单的饭菜呀。”
桌上的饭菜只有一碗萝卜,芹菜与腌肉。
李承乾道:“朕让人多准备一些饭菜来。”
“不用了。”临川接过递来的碗筷,道:“妹妹爱吃。”
一边吃着,临川又拿出一卷书道;“这个给皇兄。”
李承乾拿过书卷,好奇道:“这是什么?”
“这是小武与小慧在洛阳与一群老先生的辩论。”
李承乾打开书卷,看着上面的记录,是小武与小慧与一群老儒生的辩论。
她嘴里嚼着萝卜道:“有人觉得关中与洛阳兴建了这么多的作坊,让如此多的人在作坊中劳作,作坊让人们失去了礼教与休养生息,失去了生活,他们觉得人应该按照四季劳作,大唐要走向盛世应该要像汉时的文景之治。”
李世民忽然一笑道:“盛世?朕都不觉得这是盛世,大言不惭。”
李承乾道:“朕也觉得言重了,大唐还不够富裕,还有太多人在为温饱挣扎,哪里说得上是盛世。”
临川又道:“群儒还说要拆了作坊,作坊是害人的,这有违礼教的,世人应以礼教为重,应当有生养生息之策,但小武不觉得,小武说若拆了所有的作坊,社稷就会因此倒退数十年,从而只会加重积贫积弱。”
李承乾反问道:“为何要辩论呢?”
临川嘴里嚼着萝卜,道:“还不是那些人一直在反对着朝中政令,他们还说现在的修建运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