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李象要诛心(求追读)

    第十章 李象要诛心(求追读) (第2/3页)

的心里还是有些满意。

    在这个年龄段就有这种认识,已经胜出同龄人许多了。

    与此同时,心中对李象的评价又上升了一分。

    进入殿内,三位臣工已经等候多时。大唐并不像后世明清时期那般规矩森严,尤其是在这种非正式场合,孔颖达等三人甚至还能坐上一会儿。

    见李世民前来,他们三人立刻起身见礼。

    “不必多礼,嗯,于卿与孔卿应该见过象儿,时文(萧瑀的字),这是吾之长孙李象……象儿,还不给三位长辈见礼?”

    论起来也没毛病,孔颖达和于志宁理论上都是李承乾的老师,而萧瑀是他同爷异奶的大姑襄城公主的公爹,在座的各位都长他两辈起步。

    “小子李象,见过宋公、孔师、于师。”

    李象立刻见礼,但面上仍旧有不平之色。

    于志宁和孔颖达立刻侧身,不受李象之礼,同时也还了一礼。

    但萧瑀则大模大样地站在那里,接受了李象的行礼。

    “臣记得上次见长孙时,长孙也就这么高。”

    说着,萧瑀比划了一下。

    “转眼之间,长孙已经快成人矣。”

    “自贞观九年时文离京,至今已有八年矣。”

    李世民也颇为感慨地说道。

    又寒暄几句,终于切入正题。

    孔颖达率先站出来,为张玄素抗辩。

    “陛下,太子左庶子张玄素不过一时忧愤,直言进谏本就无过,为何将其下入狱中?”

    “张玄素出言无状,故而下狱按律论处。”

    李世民的回答很官方。

    “左庶子一腔热血忠贞为国,直言进谏有何不妥?太子不能纳谏,难道陛下也不能乎?”

    孔颖达还在继续输出。

    李世民没说话,而是看了一眼李象。

    轮到你上了。

    “孔师所言,李象认为不妥!”

    李象出言说道,面色愤然不平:“张玄素狂悖,屡屡出言冒犯我父,难道这就是为人臣子应该做的事情吗?”

    “直言进谏,何错之有?虽死而无憾也!”

    孔颖达一甩袍袖,明显就是和张玄素同款的“小子不足与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