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三代之治

    第086章 三代之治 (第3/3页)

善。

    若有天其名声满足不了他,此人便会升起怨气,甚至有人为了为善而去作恶。

    不尚贤、使民不争,是这意思吗?”

    “太子殿下英明!向善风气只能从上到下慢行,不能一蹴而就。”

    “呵呵!”

    李承乾轻笑出声:“当初劝谏我时候,你们怎么就没想过这句话?

    我到现在还在想,你们如此正直无私,到底是做给阿耶看的,还是本身就是这种性子。

    你回去吧!此事不会停下!”

    孔颖达仿佛知道会被拒绝,脸色没有丝毫变化:

    “太子殿下是怕担心太子妃的名声吗?若是如此,臣有办法必不会让太子妃的名声受到影响。”

    “不是!”

    李承乾微微摇头:“事关大唐千秋大计,不是想收回就能收回。

    你的想法是基于人心,我的看法基于生存。

    洛水之誓后,人心已然不古,与其维持那岌岌可危的人心,还不如先让百姓活下去。

    仓廪足而知礼仪,这话没有说错,只有吃饱了才能教化百姓。”

    “上行下效,只要陛下、文武百官、士族都能以仁义行事,百姓自然也会知道忠君爱国。”

    “可能吗?”

    李承乾嗤笑一声:“陈胜吴广和张角的教训还不够吗?

    汉朝之时用白虎通德论治国,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深入人心。

    然而有什么用?天下百姓该反还得反。”

    “那是被张角所蛊惑。”

    “若能活下去谁敢冒杀头之罪去造反?黄巾军可是遍布整个大汉。

    你自小学习儒家经典,想要让人心恢复到三代之时,这无可厚非也不能说是错的。

    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都在追求三代之治,谁做到了?”

    话到这里,李承乾叹了口气:

    “孔祭酒,孔子逆势而行值得尊重,老子顺势而为才是大道。

    既然身为祭酒,就不要参与朝局,多多为大唐教导一些贤人才是正道。”

    “正因人心不古才需正心,人心一散就回不来。

    到那时自私自利之辈充斥朝野,这是太子殿下愿意看到的吗?”

    “好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