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追赠太子少保

    第五十八章 追赠太子少保 (第3/3页)

也是胆子非常大的人,武则天时期密谋刺杀武三思,事情泄露之后,隐姓埋名逃往江南,被吴中四姓之一的陆家看中,以女嫁之。

    要知道,刺杀武三思,在武则天时期,是顶格大罪,但是一旦姓李的上台,那就是泼天大功。

    所以当李旦继位之后,王琚便第一时间返回长安,成为当时还是太子的李隆基幕僚,后来随着李隆基继位,从而一步登天。

    李适之已经跟赵国夫人陆氏打过招呼,凑个一百来万,这事就算了结了,剩下的算是圣人对你们的恩待,子孙门荫仍在,你这个国夫人的外命妇,也依然如故。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肯定会玩命的筹钱。

    御史台,

    二把手御史中丞张利贞笑呵呵的端着一杯茶水,放在李适之的案前,笑道:

    “案子这么快便结了,是不是有些毛躁了?宪台没有与圣人说明吗?”

    李适之笑了笑,放下卷宗,道:

    “该说的我都说了,圣人重情,不忍严惩,所以案子能过得去便过去吧,人都死了,咱们为难一个孀妇,也不合适。”

    “说的是,”张利贞点头道:

    “那么查缴一百万贯,也是圣人的意思吗?请宪台明示。”

    李适之被问住了,圣人肯定不会有这类明示,但是按照以往惯例,查缴能收上来五六成,基本就不会再追究了。

    人家贪污这么多年,肯定花掉了不少,这是正常的损耗,太较真是跟自己为难。

    有些数额能补的上,有些数额,你打死他,他也补不上。

    “那张中丞的意思是?”李适之问道。

    张利贞笑道:“我没有什么意思,就是觉得数额过大,拿捏不稳查缴的尺寸。”

    “无妨,这件事交给王维去做,你就不必过问了,”李适之笑道。

    在官场上,这句话其实不是要剥夺你某些权利,而是要让你置身事外,算得上是一种优待。

    有些事情,不能掺和的太深,因为做错要背责任。

    在眼下这种人人都是不粘锅,没有担当的朝堂风气当中,李适之这句话落在张利贞耳中,其实是示好。

    张利贞也确实以为是这个意思,毕竟他不知道李适之已经开始防备他了。

    两人本来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当然了,不是私人交情,而是同僚情谊。

    李适之信任李琩,是因为他是将李琩视为官场之外的友人,他们那个小团体,都是有情有义之辈,李琩如果想害他,汝阳王都不会答应。

    张利贞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一切如常的处理公务去了。

    但是李适之眼下,还有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

    就在刚才,圣人询问他,李林甫充户部尚书,是否合适?

    这话只要是问出来,那就说明圣人心目中已经有其他人选了。

    但是李适之没敢回答,这种级别的官员任命,他不敢胡乱建议,前车之鉴太多了。

    他要是敢说一句:李林甫不合适,那么消息必然会泄露出去,然后圣人趁着这股风言,更换李林甫,到时候李林甫会认为,是他在背后挑唆的。

    我可不揽这种闲事,你们爱特么谁当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