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安全第一

    第十九章 安全第一 (第1/3页)

    大模型的每次迭代,老数据都是要备份的,这里面的数据量是极大的。即便是20年前的数据包,也不是田川能看明白的,别说几个人,几千个人也没用。

    田川处理不了这些信息,京京也不能。

    意识的产生,与记忆、遗忘有关。每个人之所以不同,主要是记忆、记忆强度等内容不同,理论上说,如果两個人记忆融合,那就会出现一个新的人,并不存在“吞噬记忆”这个情况,一旦吞噬大量新记忆,自己也就不是自己了。

    京京不是没有能力来处理这些数据,而是当京京处理完之后,京京也就不是京京了,因为被处理的数据包实在是太大了。

    智能助手本身,不能在网络上上传内部信息,但是可以下载。如果不考虑专利问题,这整个数据包都可以下载吃掉。由于不能上行数据,所以普通的智能助手一旦进入盘古云,就像个痴呆一样。

    但智能助手不仅只有一块硬盘储存数据,它日常生活中通过音视频采集设备获取的非原生数据、非下载数据,是可以上行的。所以要想智能助手在盘古云里面有作用,需要身份证的主人大量消耗时间的去培养。

    这个培养,不一定需要主人亲自培养,用人工智能也能培养,目前是有多套专属教程的。只要按照专属教程教一年半载,智能助手就能在盘古云里面像个宠物,远没有盘古云本身的助手好用。

    ...

    田川没办法审核大模型的数据包,但田川可以使用这个大模型。

    他把老版本的“听悟”唤醒,开始了和听悟的沟通。

    听悟是一位非常合格的老师,它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不仅触类旁通,还会因材施教。理论上说,有了听悟这类教育大模型之后,学校的教育变得可有可无,老师也不必存在。

    这类大模型的建立,至少有数千位从事过老师行业的人员进行了前后的数据标注,这里面至少保存了几十万位老师的教学成果。

    可以说,这几千个“数据标注师”,他们亲自杀死了自己的职业。

    各行各业都在做这种事。

    当然,老师并没有消失,学校也没消失。孩子们需要陪伴、需要成长、需要社交,消失的只是课外辅导老师和家教。好学校和普通学校最大的区别就是有不同的圈子,因此好学校变得更加抢手。

    李雷去的学校很一般,同学们的成绩也都一般,大家更喜欢玩各种游戏,学校是彻底的快乐教育。但由于家庭情况相对一般、父母不重视,李雷从小性格就有一些孤僻,他最喜欢和信任的,就是自己的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