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世尊睁眼(6k)

    399、世尊睁眼(6k) (第2/3页)

   “使君说这些历史何意,辩经可不是听你讲史。”

    赵都安笑了笑,压根没搭理他,话锋却是陡然一转:

    “然则,若说几百年前,两派争论之初,还属理念之争,可这几百年来,伴随你等无数次大小论战,所谓的辩经,早从理念之争,变成了口舌上的较量!”

    顿了顿,赵都安沉声怒批:

    “当今佛学之流……讲说撰録之家,遂乃章钞繁杂……上流之伍,苍髭乃成,中下之徒,白首宁就。律本自然落漠,读疏遂至终身,师弟相承,用为成则。

    论章段则科而更科,述结罪则句而还句。……又凡是制作之家,意在令人易解,岂得故为密语,而更作解嘲……”

    这几日,赵都安仔细研究这世界的佛法后,发觉其与他熟悉的那个世界的某段历史有诸多相似之处。

    也都发生过类似本土化的教义与原始教义的漫长争辩。

    倒不意外,因为事物的发展,本就遵循一定的规律。

    世界虽不同,但某些大势的规律,辟如王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总归还在。

    他这一番炮轰,就是曾去天竺取经的高僧义净,曾批驳的过的原话。

    大意是说,佛法在演进过程中,逐渐变得越来越“学院派”,佛法被局限于一座座寺庙之内,而无法走向寺庙之外。

    就多少有点……扎心了……

    果然,听到赵都安突然开炮,对现金虞国的佛法攻击,神龙寺一方脸色都变了。

    不过愤怒之余,又有一丝心虚。

    是的,心虚!

    因为赵都安所说,的确是真实发生的弊病。

    红教上师眯着眼睛,不发一语,饶有兴趣观察神龙寺僧人模样。

    辩机和尚面沉似水,等赵都安一番开炮结束,他才沉声道:

    “依使君所说,当今佛法困于寺庙,你以为不对,好,且不论你所说正确与否,我等倒想听听,依你之见,佛法不在寺庙,又能在何处?”

    “是啊,在何处?”台下有僧人附和。

    “你说我们在寺中研究佛法不对,那你倒是说说,该在何处研究?”

    众人愤愤不平。

    赵都安迎风而立,迎着一声声质疑,微微一笑,对当下反应早有预料,等质疑声渐渐平息,他才开口,平静而有力地吐出五个字:

    “佛法在世间!”

    ……

    佛法在世间!

    观水楼内,朝廷文武百官齐聚,在赵都安登台后,这里便发生了骚乱。

    而因为女帝迟迟不发表态度,百官虽心中好奇心小猫抓挠一般,却只能忍着。

    接着,他们就惊愕看到,玄印与红教上师竟同意了赵都安提出参与辩经的无理要求。

    再然后,赵都安一番长篇炮轰,则清晰传递入众人耳中,起初都还算平静。

    直到这一句“佛法在世间”吐出。

    霎时间,百官中有数人面色猛地一变!

    鬓角霜白,神态清矍的御史大夫袁立神态变化最为明显。

    身为朝廷大员中,少见的通晓儒释道三门学问的朝臣,袁立年轻时放浪形骸,与僧道为友,因此,先于群臣意识到了这看似普通的五个字,内里蕴含的杀机!

    “袁公?”莫愁诧异地看向他,虚心求教:

    “赵大人这话,有问题?”

    刷——

    霎时间,包括徐贞观,文珠公主在内,众人都看向了袁立。

    女帝虽修为高深,学问绝不输天下男儿,但徐贞观大部分精力,终归放在了修行和政事上。

    所谓术业有专攻,她对佛门法术神通很了解,但若说佛法理论,就未必精通了。

    至于文珠公主,虽久在西域,但坦白讲……对这些艰涩的东西,也只粗通。

    “袁公可否为朕解惑?”

    徐贞观心中一动,开口询问。

    以她对赵都安的了解,在最初的错愕后,就猜测赵都安突兀出现,肯定有某些目的。

    也因这一份近乎盲目的信任,才令她没有开口叫停。

    袁立回过神,看向女帝,神态异常认真,甚至夹杂着一丝隐隐的兴奋:

    “启禀陛下,若臣猜测不错,赵大人此刻在做一件很大的大事,利国利民,乃至影响千秋万代的大事!”

    徐贞观一愣,那家伙……

    文珠公主面露狐疑,怀疑这对君臣在演自己,不是说好的那面首只是个镀金的草包么?怎么你们一个个,这般郑重?

    “什么大事?”

    徐贞观下意识开口询问,袁立却摇摇头,目视前方,双手用力地,死死地扣着椅子扶手:

    “臣还不确定,要听赵大人接下来如何说。”

    徐贞观抿了抿嘴唇,也重新望向前方。

    ……

    “佛法在世间?”红教上师拧紧眉头,开口询问:

    “此话何解?”

    合格的捧哏……

    赵都安微微一笑,逐步进入了演讲状态,他朗声道:

    “佛法千年来,所讨论的核心议题,无非‘如何成佛’四个字。修行者且不谈,我请问诸位,礼佛信徒如何成佛?”

    辩机与红教上师皱了皱眉,没有立即回答。

    台下却有一名僧人听不过去,大声道:“理应布施修福!”

    “哦?是这样么?”赵都安笑了笑:

    “《坛论》中记载一个故事,前朝梁帝兴建寺庙,一日摩耶行者与梁帝交谈,后者问,‘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摩耶言:‘实无功德。’”

    “梁帝兴建佛寺无数,对佛门这样好,做了那么多布施,但摩耶行者却说,他没有功德……可见,佛法中的修功德,不在修福,而在法身。”

    那名僧人一时茫然。

    赵都安打趣道:“看来你这和尚念经不用心,连我这个俗人读的佛经都不如。”

    僧人面红耳赤。

    赵都安笑了笑,说道:“成佛自然不在修福,依我之见,成佛只在一念。不悟即是众生,一念头悟时众生是佛!”

    一念成佛!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赵都安语速骤然加快,他指着天空:

    “譬如其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王于江海中将身引此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一切有情无情,悉皆蒙润。……众生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翻译过来,人人皆可成佛就象众生都可以蒙受雨水一样地机遇均等。

    辩机大声质疑,强势打断:“不对,你何以认为众生只须顿悟,无需苦修即可成佛?”

    赵都安毫无停顿,铿锵有力:“世人性净,犹如清天!”

    他大声道:

    “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

    “依此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何为‘无念’、‘无相’、‘无住’?”

    赵都安自问自答:

    “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

    他又环视众人,嗤笑道:“东西佛法,皆讲求坐禅功夫,认为此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