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魔影惊魂

    第19章、魔影惊魂 (第1/3页)

    皇太子李瑛走到白袍老者面前,恭敬行礼道:“请白长老助我,日后必有厚报。”

    “呵呵!你想好了吗?”

    白袍老者身材高大,头上戴着兜帽,白须白发,红瞳鹰鼻,浑身散发着淡淡的光辉,充满了神秘气息。

    他也是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之一,是中原地区摩尼教的领袖人物,名为慕多旦,世称白长老。

    摩尼教,俗称明教。

    近年来,明教在中原地区快速兴起,教众信徒成千上万,其中有平民百姓,也有豪门贵族子弟,甚至不乏官吏将士,俨然成为一大宗教,名望直追佛教和道教。

    唐朝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于国内外各界人士,秉持友好包容的态度,随着国家繁荣昌盛,周边国家纷纷臣服,时常给天朝上贡,顺便来学习取经。

    现如今,大唐帝国,名扬世界。

    官方和民间对外贸易交流活动十分频繁,路上行人络绎不绝,不仅将中原文化传播于周边国家,也有许多外来的新奇事物传入中国,为唐朝社会增添了绚丽多姿的色彩。

    开元盛世,繁华似锦,长安城已然成为世界中心,各色人等,三教九流,无奇不有,气象万千,创造了无数奇迹。

    其中还有不少外来宗教文化,如拜火教、摩尼教、袄教、景教、伊斯兰教等,不胜枚举。

    再加上原有的道教、佛教、巫教、白莲教等,可谓是百家争鸣。

    相对来说,明教和景教是最大的两个外来宗教,景教走上流路线,信徒多是达官贵人。而明教没有身份限制,光明教义深入人心,所以信徒特别多。

    朝廷对外来宗教文化保持警惕态度,原则上是要杜绝骗人钱财、歪风邪气、或者与官府作对的邪教组织。

    通常会让那些外来宗教翻译本教宗旨、以及教义教规等,再让官员审查内容,给宗教定义性质,最后决定去留问题。

    即便佛教密宗传入中原,也要奉诏翻译经文,如《大日经》、《金刚顶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苏婆呼童子经》等。

    这些佛教密宗经书,皆是近年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