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皇帝佛祖

    第十七章 皇帝佛祖 (第1/3页)

    茅舍内很是简陋潦草,中间那屋左首垒起锅灶,师徒二人便在此生火做饭,地上放了一段残破的石碑当饭桌,一大一小两个木头墩子做板凳,一渡老和尚自己烧的陶罐,陶盆、陶碗,折竹为箸,仅此而已。

    虎头的卧房与锅灶相连,盘起一火炕,挨着炕沿放下一张木桌。

    灶内还有没燃尽的炭火,余火仍继续焖饭,师徒二人一左一右相对坐到木凳上,虎头从陶罐里倒出两碗清水,二人边喝边聊。

    屋内锅气缭绕,饭香弥漫。

    一渡老和尚看出虎头心中尚存疑惑,温声道:“佛教不是中原本土的教义,而是从西方那边传过来的,所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说的就是此事,当初创立佛门的那位圣人,开始时与俗世的百姓并无二致,既喝酒又吃肉,并无只许吃素不许吃荤这一说,不过,可惜吖,经是好经,却被歪嘴的和尚给念歪了。”

    虎头问道:“既是如此,为什么现在好多出家人都只吃素不吃荤呢?”

    一渡端起陶碗低头喝了口水,抬头看了虎头一眼。

    缓缓道:“小孩没娘,这个事说起来,可是有点话长了,要想把这件事儿给说明白喽,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江左王朝的江武帝萧多余。”

    ——————————

    “来人呐,给寡人呈一杯蜂蜜水!”

    江左王朝皇城一处昏暗的寝宫内,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挣扎着,想从床榻上坐起,不过,试过几次皆未能如愿后,他也死心了,只是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挂在床头一袭破烂不堪的龙袍,一动不动。

    偌大的寝宫内空无一人,无人回应。

    老人披头散发,骨瘦如柴,直挺挺地躺在龙褟上,如果不是偶尔眨动的双眼还能看出此人尚存一丝活气,任谁都会把他当做一具干尸。

    他不甘心,更不想死。

    时至今日,到了这般田地,他仍想不明白,为何自己会落得个如此可怜又可悲的下场。

    可恨!

    此时恰逢六月三伏,天气酷暑难耐,突然,一阵狂风刮开了寝宫紧闭的门窗,吹灭了搁在床头的一盏油灯,一道闪电划过,沉闷的雷声隆隆响起,天空下起瓢泼大雨。

    老人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嘶哑喊出两字,“佛……祖……”

    这个活活饥渴而死的老人,便是自称“皇帝菩萨”的江武帝萧多余。

    ……

    萧多余出身豪阀名门,其祖上曾做过西离王朝的开国丞相,又与当时的南越王朝有姻亲关系,可谓家世显赫。

    他自幼聪慧过人,善吟诗作赋,通阴阳纬候,晓卜筮占决,一时风头无两。

    萧多余以门荫入仕,任益州刺史,率部抵御北韩王朝大军南下,在东征北伐的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渐渐掌控了南越王朝的兵马军权,并亲手扶植起了一个傀儡皇帝。

    萧多余成为南越王朝总揽军政大权的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可带剑上殿,入朝不通报,赞拜不报姓名,朝堂百官向其致敬,而无视那个傀儡小皇帝,权倾朝野。

    接下来的戏码,就是自古权臣篡位的那些老套路了。

    他被晋升为相国,总揽国家大事,任湖州刺史,封十郡为江公,备九锡大礼,加玺绂远游冠,地位在诸王之上,加相国绿謎绶带,兼任骠骑大将军。

    当相国、封王、加九锡、禅让、推辞,然后“无奈”接受……

    大荒元年四月初八,萧多余正式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江”,时年三十八岁的江武帝萧多余开启了他长达四十七年的皇帝生涯。

    有一说一,萧多余在刚当皇帝那几年也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