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千年世仇,一朝见分晓

    第九十二章 千年世仇,一朝见分晓 (第2/3页)

耳,名曰嘀嗒泉。

    传说,尧帝精选出最好的粮食,以嘀嗒泉水浸泡发酵,滤除杂质,萃取精华酿造出酒水来,酒水清澈纯净,清香悠长,尧帝便以此酒祭天地,又分发给天下百姓,老百姓便将此酒命名为华尧。

    尧洞下面有一片草坡,芳草如茵,传说舜帝曾在此地放牧过马,被后人称为牧马坡。

    鸡鸣岭前有一条大河,河水两岸长着许多老态龙钟的古柳,岸边的茅屋草舍中住着一位古稀老者,他常年以河边柳条编筐为生,来往的先生学子都认识他,不过,大伙却不知道他姓甚名谁,问他,他也只是呵呵一笑,并不认真作答,而是撇嘴道。

    “名字,大多是虚的,即便是古往今来那些所谓的大德之人,又有多少是名不副实,欺世盗名之徒。”

    这时,有一位年轻的儒生分辩道。

    “你一个编筐的老头知道什么,你知道多少圣贤之言,就敢在儒门圣人面前卖弄口舌,信口雌黄,自古至今,能被称之为大德之人的无非是尧舜二位至圣先圣,难道他们二人也是假的不成,名不副实吗?”

    编筐老者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拿起一个柳条篓子说道。

    “你知道这篓子为什么编不圆?”

    年轻儒生看了他一眼,鄙夷道。

    “还不是你的手艺不行么,你一个山野村夫,连个破篓子都编不圆,还敢在这编排大德先圣的不是,简直是无知狂妄至极,也不怕世人的耻笑!”

    编筐老者不恼反笑,淡然道。

    “年轻人,你只是说对了一点,因为这个篓子本身就是七拼八凑出来的,便是手艺再好,也能从中找出其中的破绽,同理,那些所谓尧舜禅让所谓的大德之事也都是胡诌八扯出来的,当个茶余饭后的故事听听也就罢了,要是当了真,那你可真成书呆子啦。”

    年轻儒生一听编筐老者如此埋汰尧舜两位上古时的至圣贤君,如同刨了他家的祖坟一般暴跳如雷。

    如果尧舜他们那种以德治天下的事迹是假的话,那儒门所推崇的为政以德的主张,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整个儒门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也便是水中月镜中花,对于这种数典忘祖的悖逆之徒,如果不是看在他风烛残年的份上,他真要秉承着儒门“以力服人”的传统,抓起眼前这位编筐老者来暴揍一顿,替自己的至圣先师出口恶气啦。

    年轻儒生咬牙切齿道。

    “今日,你能把这话说清楚了,还则罢了,不然,可别怪我不敬老尊贤。”说着,晃了晃握起的拳头。

    编筐老者的脸上却是古井无波,一脸的风轻云淡,缓缓道。

    “年轻人,火气不要那么大嘛!”编筐老者摇了摇如雪的银发,轻叹一声,“哎……其实,这也怪不得你,你们儒门向来便是如此,无论是谁,但凡说一句你们儒门的不是,就跟踩了狗尾巴似的,狂吠乱咬,全然见不到一点所谓的谦谦君子模样。”

    编筐老者一脸的失望,喟然长叹。

    那年轻儒生听到这种杀人诛心的言语,这一刻,他再也顾不得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类的圣人之言了,操起拳头来朝着编筐老者的头上猛地抡了过去,不料,编筐老者只是微微抬起枯瘦的粗糙大手,便轻轻握住了,年轻儒生那拳头竟是动弹不得分毫,如被一只滚烫的火钳夹住一般,痛疼难忍,一张白脸瞬间涨得通红,泫然欲泣。

    编筐老者看他那副没出息的样子,便撒开了他的手,淡淡道。

    “小子,你也别不服气,老夫今日便以你们儒门的荀子之言告诉你,你们那位孔圣人嘴里的尧舜禅让到底是咋回事,荀子曰,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听到了吧,荀子可是你们儒门的先贤啊,你不会说他也是胡说八道的吧,”

    年轻儒生脸上青一阵,红一阵,过了半晌,才缓缓道。

    “不过是一家之言罢了,不足为信。”

    编筐老者呵呵一笑,颔首道。

    “好,你能明白这个道理,说明你有些开窍啦,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