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被理解的野心

    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被理解的野心 (第2/3页)

毅、周轩等人陪同下,王驰骛对蜗巢科技及能源电化学联合实验室能对外公开的研究体系建设及研究工作、成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他这才发现在看着不起眼的校办厂基地内外,蜗巢科技所做的工作,已经远远超乎他的想象了。

    这主要还是国内正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太零敲碎打了。

    王驰骛算是国内锂离子电池研究的一个重镇了,但省科技厅拨给他的两年课题研究经费仅为五十万,手里仅有三名研究生跟一名实验员协助。

    据他所知,天津物理研究所等几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机构,情况不比他好多少。

    而蜗巢科技这边,校东中试基地加联合实验室,直接参与凝聚态锂离子电池电芯部分研究的教授、学生、研究、实验人员,分三个课题组总计二十六人;外围涉及控制电路、热管理系统产品技术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开发研究人员,更是高达二十七人。

    还有一个四人的课题研究小组,正进行非水液态锂离子电池商业技术研究的前期筹备工作。

    校东基地加联合实验室,一年多时间引进采购相关的实验设备、仪器,总计近四千万;一整套总价值六千万的凝胶态锂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还有一个月就将运入国内安装调试。

    在王驰骛看来,蜗巢科技肯定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聚合物凝胶态锂离子电池实验室技术,才迫不及待想着上中试线进行验证。

    周轩、张叔毅他们有苦心里知:我们只是有一个猴急的老板而已,我们的实验室技术还没有做出来啊。

    当然,为了获得王驰骛的一些指点,交流的时候也是特意多谈了一些非水液态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准备工作。

    蜗巢科技在理论基础方面还是存在很大不足的,毕竟大家都是半路出家,新引进的研究人员也缺乏相关的研发经验,想从日企以及美企引进两名有研究经验的博士回来,但还没有最终谈下来。

    蜗巢科技太半道出家了,这些研究人员在海外企业工作很稳定了,谁愿意轻易冒险挪窝回国啊?

    不过,依托目前已经初步成型的研发体系,蜗巢科技的基础性准备工作,却又叫王驰骛眼馋。

    要是有这边的条件跟资源投入,他的研究工作不知道能加快多少倍。

    他此时依托秣陵大学材料物理系的研究条件,首先学校里各种精密实验仪器要排队。

    其次科研经费有限,没有办法随便上实验试错,也没有办法用最好的材料,采用国产替代材料,为了达到实验要求,需要提前做极其复杂的预处理工作,也无疑极大增加了实验难度与繁琐过程。

    通常来说,一整套实验方案走一遍,很顺利的走一遍,可能就需要三五个月。

    然而研究工作就是在不断的试错。

    在不同的研究、实验阶段遇到了问题,方案就要进行调整;一整套方案走到最后一步才发现走不通是常有的事情,又或者自以为成功,但后续复杂的性能检测发现距离实验目标差距甚远,就需要推翻重头思考全新的方案。

    两三年时间能拿出一套相对成熟的实验室成果,就算是很成功、很顺利了。

    大多数的院校及科研机构研究者,都只能指望在这个过程中发表几篇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